一個縣能有多少頂尖大宗族,最多也就三五家而已,一家兩個,一共也就佔了十個左右的名額。
然後這剩下的名額,大概還有有三四成落在有功名的讀書人家族,那剩下的名額會被誰瓜分?自是不問可知。
當然,他們也有另外的對策,其中最狠的莫過於直接來一次大分家,頂尖大宗族那怕再分個十數戶出來,那也不弱於普通的有功名的讀書人家族。
但是這些大宗族為何能夠成為頂尖大家族?
那還不是因為家大業大,族內人才也多,因為沒有分家,只要主脈處事公平,那大家就會團結一致,有力向一塊使,這才能夠傲立當地,讓其他人無法撼動。
但這一分家,不僅人散了,各顧各家之下,人心也會散了。
要是這麼做,累死累活的拿一個名額,還有什麼用處?
但是他們卻不能不搶,因為一旦沒有這個名額,他們就沒有任何的護身符。
會面臨被當地所有縉紳所針對,在官府無法保護他們之後,肯定會被如狼似虎的眾人拆干吃凈。
如果只要了這兩個名額,那就算他們數家聯手,在議會中也會是弱勢的一方,再不能再如往昔那般操縱鄉間,平衡各方勢力。
事實上,他們中很多人也會想到另一個可能,那便是假手他人。
拿出錢糧,在小地主和自耕家身上着手,出錢糧發展自己的代理人,但是這也是一個巨坑,先不說扶持起來的人會不會完全跟他們一條心,這筆費用,就足以讓任何大宗族備感肉痛。
看着這些大家族代表臉上那瞬息萬變的顏色,還有個別人那如同吃了死耗子一般便秘的表情,朱聿鐭臉上雖然沒什麼表情,但心中卻是如同吃了蜂蜜一般的暢快。
雖然這些人已經足夠痛恨朱聿鐭了,但是他們還是無法猜到朱聿鐭更險惡的用心,那便是徹底顛覆地方大宗族勢力。
畢竟大家聚集在一起,並不是真的人人都對宗族心服口服,而是因為跟着宗族大家都有更多的好處拿。
若是家族不能給大家帶來利益,那分崩離析就再所難免。
滿清中後期為何沒有大家族,除了清初幾次大案,外加一連串文字獄,弄死弄殘了一大批宗族勢力,又因為士紳一體納糧政策之下,再投奔宗族以求庇護,已經沒有太大意義的緣故。
與滿清這點倒是不謀而合,朱聿鐭也極為敵視這幫大宗族,他們完全就是一頭頭只進不出的貔貅,大明到了如今的地步,三成官吏,一成天災,而他們則至少佔了六成的責任。
只拿不出,趁天災人禍大肆吞併田畝人口,讓大明財政完全崩潰,雖然大多最後身家性命皆不保,但卻讓人根本同情不起來。
朱聿鐭如今沒有滿清的實力,自然無法象滿清那般,用最直接,最簡單的辦法收拾這群王八蛋,也只能用一些更隱晦的手段,用閹割版的議會制,看似擴大他們的權力,實際上卻是在背後慢慢削減他們的根基和影響力。
不過這些大宗族畢竟是少數,朱聿鐭的這個定額,卻是讓其他的中層縉紳人人眼中發光。
畢竟他們雖然數十家合力也比不上一個頂尖的大家族,但是在這議會中,他們卻是可以輕鬆的將他們壓倒,有了唐王的保護,他們只要法理上交待的過去,發展壯大那便是遲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