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二年十月初七,朱聿鐭終於率軍臨近廣州府。
在番禺登陸后,朱聿鐭接到了一個令全軍都有些震驚的消息,隆武帝於汀州被俘,最後不屈絕食而亡。
九月十八桂王朱由榔在聽聞消息后,於九月二十日,第一時間便在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府翟式耜、巡按王化澄、呂大器等人的擁立下,在肇慶宣布監國。
但是隨即而來的便是滿清大軍已經逐步壓服福建各地,又開始在贛州集結兵力,有大舉南下廣東的緊急軍情。
聞聽這則消息,朱由榔也如歷史上一般,二話不說直接從肇慶逃離廣東地界,一路奔逃數百里,直到廣西梧州這才止步,開始觀望後續消息。
因此,當朱聿鐭在番禺登陸后,整個廣東省基本上重要的文武官員,全部都隨着朱由榔這個監國跑到了廣西,真箇廣東完全就是一個權力真空地帶。
在向廣州府行進之時,朱聿鐭便即下令全軍縞素,為隆武皇帝發喪遙祭。
這一役,不僅隆武皇帝的嬪妃子嗣基本為之一空,連帶着朱聿鐭的家室也失陷大半。只有三個兒子與幾個女兒因為是向南突圍投奔他,雖然路上又亡了兩個兒子,但好歹還有一個五歲的幼子和三個女兒幸免於難。
當朱聿鐭到達廣州城外時,肇慶府與廣州府內已經開始對桂王喪失信心的士紳們,在沒有了壓力之後,已經完全倒向了朱聿鐭。
只有靠近梧州的羅定州依舊還在搖擺,但傳聞高州府與雷州府如今的使者也已經在路上了,再算上估計是兩面下注的韶州府代表,整個廣東省已經基本上在朱聿鐭的掌握之中了。
在並不隆重的喪禮結束之後,各府代表已經基本到齊。
這幾天的喪禮中,這些士紳代表們已經在私下碰頭了無數次,也完全達成了一致意見。
“殿下,先帝果敢勇毅,汀州歿於社稷。如今先帝蒙塵含辱而去,國不可一日無主,殿下乃陛下親弟,依兄終弟及舊例,請殿下速登大位,以安天下軍心民心,繼承先帝遺志,護我大明日月永照!”
十月十六日,朱聿鐭命中的好基友莫修偉根本就沒費多少工夫,便即說動朱聿鐭的另一個好基友蘇觀生,連帶着廣東布政使顧元鏡,帶着一大票士紳,開始了第一次公開勸進。
歷史上的蘇觀生,是在幾乎在沒有多少士紳官員支持背景下,硬是說服布政使顧元鏡、廣東總兵官林察兩位文武,將朱聿鐭擡上了皇位。
而如今的蘇觀生,明顯是要輕鬆許多,這一次不僅輕鬆說動顧、林二人,更是在無數的士紳支持下進行勸進,完全可以稱的上是眾望所歸。
甚至連歷史上巨大的阻力,著名的‘嶺南三忠’陳子壯與陳邦彥、張家玉三人,也在這浩大的士紳聯盟的壓力下,紛紛閉口不言,保持着偏向於朱聿鐭的中立。
“皇兄雖蒙塵,但尚無法證實皇兄歿難,孤王不敢僭越。只願暫攝朝政,以待天幸皇兄安然歸來!一日不能證實皇兄生死,孤王決不越雷池一步!”
在假腥腥的推讓三次之後,朱聿鐭終於鬆口答應登上監國位,但卻堅決不稱帝。
開玩笑,如今誰稱帝誰就會是滿清最重要的靶子,有逃跑天王朱由榔頂在前面,他又憑什麼為這慫貨擋災?
蘇觀生等人當然不會滿意,你丫的不坐上那個位置,他們還如何向上再挪挪位置?
而其他士紳當然更加不滿,你丫的若只當個監國,不坐上那個位置,那如今定下的議會制度就缺乏法律根基,若是桂王那邊上位,一紙聖旨過來,咱們應是不應?
這不是將大傢伙架在火上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