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二弟也同意歸順大明朝廷,那為兄也就不算是獨斷專行了!”
孫可望微笑着點頭,然後又對其他將領掃視了一遍,這才平靜的開口道。
“我聽聞大明皇帝已經到了貴州,思索良久,亦決定歸順大明朝廷,昨日便已經派出信使前往貴州,只要大明皇帝答應為兄的條件,不再追究義父以及西營過往舊事,那咱們西營從此便歸附於大明皇帝,合力共赴國難,抗擊滿清!為義父報仇雪恨!”
“大王子明見!敬大王子!”
孫李二人的分爭已經持續多日,下面的將領大多都知道其中緣由,今日眼見孫可望竟然主動退讓,人人都是又驚又喜,席間氣氛再次熱烈起來。
只有李定國卻是沒有太多喜色,雖然隱隱覺得哪裡不對,但卻一時間想不明白。
等等,他說皇帝到了貴州,該不會是那個最擅長逃跑的皇帝吧!
一想到,李定國頓時悚然一驚,目光頓時有些不善的看向了孫可望,已經隱隱明白過來孫可望轉變的原因。
“大哥,你說的大明皇帝是哪一個?永曆皇帝么?”
李定國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目光炯炯的看向孫可望,提到永曆皇帝時,話語中那鄙夷的語氣絲毫也不加以掩飾。
原本歷史中,李定國可是永曆皇帝的鐵杆擁護者,致死都沒有背叛過他。不過那並不是李定國認可了永曆,而是他根本就沒有選擇,大膽只剩下永曆這一個皇帝,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但是在這一世,南明卻是有兩個皇帝,這就完全不一樣了。
尤其是兩人放在一起一對比,就更加讓李定國對永曆完全看不上了。他出身草莽,如今的地位都是在戰場上一刀一槍拼來的,對於永曆這種只會逃跑的廢物,自然是看不上眼。
相反,對於敢於提着刀子上戰陣一線的昭武皇帝,李定國是越看越覺得順眼,這才是他心目中皇帝應該有的樣子。尤其是在這社稷傾覆之危的時刻,這種英武的皇帝,才能有希望帶着他們殺出一條坦途出來。
“不錯,正是大明永曆皇帝!其人如今正在貴州,只要歸順於他,貴州便不再是我等阻力,另外盤踞於彌勒州的沐國公便不再成為昆明的禍患!我等便能齊心協力,衝出這個死地求活!”
孫可望這話很有力,而且用的都還是李定國的理論,頓時讓李定國再也說不出話來。
“可是,永曆並非明主,怯懦無能,遲早會害死我等!吾觀昭武皇帝,才是能成事之輩,方值得我等投靠!”
此前的話說的太滿了,此時被孫可望抓住痛腳,李定國有苦說不出,只能弱弱的辯解道。
“二弟所言極是。只是昭武皇帝遠在廣東,與我等還間隔着廣西、貴州二省,沒個幾年時間,根本殺不到這裡。若是再等幾年,我等早就內憂外患,界時滿清必定亦會兵臨城下,到時如之奈何?”
孫可望心中冷笑,但面上依舊一副認同李定國的模樣,嘆息着說道。
眼見諸將都被孫可望這番話說服,李定國還能如何,只能心中嘆息一聲,再不說話。
至此,西營擁立永曆已成定局,再無可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