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用此次入湖廣,一共有三個目的,最重要的便是籠絡闖營,然後便是撤消何騰蛟湖廣總督一職,以及招攬文安之。
王大用久隨唐王,能夠在一群太監中脫穎而出,成為唐王最親近的心腹,以及如今的司禮監稟筆一職,位至太監中的頭號人物,無論眼光還是辦事能力,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他清楚的明白什麼事情十死無生,什麼事情雖然危險但卻有生路。
因此,對於撤消何騰蛟職位的旨意,他便沒有親自去做,而是打發一個乾兒子去充當炮灰。
而最近傳來的消息,讓他頗為慶幸。
何騰蛟果然如同他預料中那般,早就已經對唐王系離心離德,尤其是不發兵接應隆武皇帝一事,更是讓他對昭武皇帝忌憚不已。
如今這個官位已經成了他的護身符,當然不可能輕易丟棄,否則一旦被去職,人去了廣州,那就極有可能會被直接清算。
因此雖然這次撤職的旨意,用的只是他兵敗的借口,而且還是平調他入京接任兵部左侍郎一職,但他依舊以唐王繼位不當,永曆才是正朔的理由,直接斬殺了傳旨太監。
雖然當機立斷,將昭武皇帝的天使斬殺當場,但是如今的何騰蛟日子卻並不好過。
大半年前,在湖廣巡撫堵胤錫的要求下,何騰蛟開始部署湖南,鄂西明軍會攻湖北。
按既定的戰略安排,當由堵胤錫率忠貞營攻荊州,何騰蛟督師由岳州北上,牽制和堵截清方援軍,待堵部得手后兩路明軍會師武昌。
照此安排,堵胤錫首先率軍猛攻荊州清軍。何騰蛟也大集兵馬,在長沙誓師后一路浩浩蕩蕩的北上岳州。他本以為此次戰役已是穩操勝券,因此還在半道上就想當然的向隆武帝告捷,吹噓在自己英明領導下,荊州已復。
但是何騰蛟萬萬沒想到,在一小部分南京來援清軍的恐嚇下,駐守岳州的何部的馬進忠、王允才、盧鼎、王進才四鎮總兵竟棄城而逃。何騰蛟在半路上遇到這批狼狽不堪的潰軍,還以為是清軍大舉南下了,一時慌得與幕僚們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好半天才回過神來,竟然下令隨潰兵退回長沙。將好端端一座湘北重鎮拱手讓人。清軍在毫無阻滯的情況下直撲圍攻荊州的明軍。
堵胤錫還道有何督師親自出馬,可保東顧無憂,沒想到清軍猝然而來,圍城明軍被打得四散奔走。由何騰蛟紙上作業的一場大捷,就此翻為畫餅。
大半月前何騰蛟為雪前恥,重新整頓兵馬,意圖恢復岳州,進窺武漢,在騰蛟愛將章曠指揮下,何部“督標”與各路明軍水陸並舉,一時聲勢浩大,遠近震動。
沒想到進抵岳州附近時,清守將馬蛟麟僅派數百騎兵出戰,便在萬由橋大敗明軍,章曠棄師而逃。
兩次岳州兵敗,數萬兵馬被馬部數百騎兵殺的血流成河,已經嚴重的動搖了他在軍中的威信,而對闖營的出賣,也讓他在闖營中再無聲譽可言,估計日後是再難調動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