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下福州(1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2371 字 1個月前

天地之威,最是駭人。

雖然火藥的威力遠遠及不上天地之威,但在從來沒有見識過這種場面的大明時代的人來說,與天地之威也差不到哪裡去了。

都是完全無法抗衡,不可理解的力量,那就根本做不到第一時間還能面無懼色的衝殺向前。

福州城守將在余新等人沖近之時,終於恢復了身體的大半控制力,但是可悲的是,還未他站穩,撥出自己的佩刀,腦袋上便即再次挨了一記狠的,頓時眼前星星點點,再次摔倒於地,徹底暈厥了過去。

他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被殺,完全是他身上那質地極好的山文鎖子甲救了他一命,不是說這種盔甲防護力真的能夠逆天,而是能夠穿這種盔甲的人,身份肯定不會低到哪裡去。

一個身份不低的敵軍將領,活捉當然比一刀剁了要值錢的多。

滾滾人流不斷向前洶湧而去,主將被擒,清軍已經群龍無首,再因為這種駭人的天地之威作用下,根本就看不到激烈抵抗者。

能夠跑的全部一溜煙的跑的沒了影子,跑不過的也不抵抗,刀槍一扔便跪在路邊,直接選擇了投降。

攻城戰順利的完全出乎了余新最樂觀的想象,一直到衝殺至知府衙門外時,依舊沒有遇到任何有力量的阻攔。

福州知府此時正在組織青壯,剛剛聽聞城牆破了個大口子,雖然不明白為何出現這種情況,但在戰時做為後勤大總管的他,是有義務第一時間組織城中青壯,儘快修建一些防禦工事,阻擋敵軍的大舉深入。

實際上,比起十數年前天啟、崇禎時代初的同行們,滿清如今的文官們,實戰經驗遠遠豐富於他們的前輩。而且他們的抵抗意志,和武將的配合主動性,也遠遠超過之前的前輩。

崇禎年間的文官們,大多都認識守城只是武夫的事情,他們之中有膽略的,還會在戰前上城牆上鼓舞一番士氣,戰時做出些許的配合工作,城破之時,比較忠心一些的,甚至還會選擇一條麻繩結束自己的性命,以報答君王的恩遇。

沒有膽量的,大多在府衙之中向滿天神佛禱告祈福,無論城頭打的如何激烈,那是屁支援都不會有的,更是死也不會上城頭一步,彷彿上了城頭,就會跟武夫一般開始粗鄙起來。至於殉國,那是想也別想。

而滿清治下的地方官們,在嚴厲的問責制下,卻是不得不放下文人高高的頭顱,開始認真傾聽武將們的需要,並且認真的在城中組織青壯,幫忙運送飲食,守城物資,甚至情況危急之時,還能讓青壯充當炮灰,減少守軍的壓力。

但這一次知府大人顯然錯估了清軍潰敗的速度,也過高估計了自己組織青壯的膽量,剛剛集結起來的青壯,在看到明軍提着刀子殺過來之時,便即直接發一聲喊,直接四散而逃。

當知府大人看到明軍時,便即臉色大變,第一時間命令衙役緊閉衙門大門,破口大罵守城武將無能之後,便只能火急火燎的找繩子準備上吊自殺。

不過他這種企圖顯然不可能得逞,先不說哭哭渧渧拉着他的嬌美小妾,其他衙役此時也不可能放過他,活捉一個大清的知府,顯然對於保全他們的家小,有着極大的作用。

知府大人還沒來的及推開身邊的美妾,一眾刀筆小吏和衙役便即一擁而上,直接將之按個正着。

為了避免他咬舌自殺,更是直接脫下臭襪子將他嘴巴塞的滿滿當當,這才押着知府老爺,一臉諂笑的對攻進城中的余新部士兵百般討好獻媚。

一邊擒獲福清城兩位實權人物,余新部士氣大振,更是奮發向前,向著巡府衙門衝擊而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