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軍功田(1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2243 字 1個月前

建立一所完全不同的學院,不僅僅是因為符合朱聿鐭的三觀,更因為朱聿鐭明白,想要真正實現自己的抱負,那就絕對不能依賴這些大明的舊文人,舊官僚。

重新培養三觀相同,開闢出另一條完全不同的路,也許他有生之年也無法做到,但打倒程朱理學,重塑漢唐之時文武兼備的儒家,他卻可以嘗試一番,並且阻力也並不會太大。

紹武元年,按照成規,今年是需要來一次恩科的,到時適當加入一些公羊學派的觀點作為試題,再提前對外吹吹風,不怕沒有讀書人不來捧這個臭腳。

朱聿鐭如今算是看明白了,大明的士紳們在乎的永遠只是自家的利益,當國家的利益與之相衝突時,便會舍國而保家。

因此對他們無論如何禮遇,都根本不可能讓大多數士紳為大明而戰鬥。而滿清這個旁觀者看的一點也不比朱聿鐭差,滿清在與大明拉據戰之時,還能保持着對士紳們的優待,但一等大明徹底完蛋,永曆皇帝被絞死在雲南后,滿清便直接選擇了用刀子和這幫孫子說話。

哭廟案,庄史案,奏銷案,這三大案殺的人頭滾滾,牽連被誅被流放的人更是多達十數萬之巨,這個數字連後世被罵成暴君的朱元璋都遠遠望塵莫及。

秦始皇坑了幾百個方士,就被罵了數千年。

滿清只是這三大案,還不包括後面連綿百年的文字獄下,那數之不盡的冤魂,就已經這般血腥,但卻被後世稱之為終清一朝,無一昏君,暴君,真是可笑之極。

果然御用文人被打斷的不僅僅是脊樑,還有他們的膝蓋,一跪下,就永遠也無法站起來了。

朱聿鐭打算開辦的學院,是仿照後世的學校課程。但因為他還沒有能力同時挑戰天下所有讀書人,所以儒家學說依舊還是要有,但卻不會佔據主導地位,而且會考之時,也只是作為一門副課加以測試。

真正需要重點教授的是,這個時代已經初露萌芽的數、理、化等課程,想要真正不受草原民族的侵襲,唯一的辦法就是保持絕對領先的科技水平。

學校的學生,朱聿鐭覺得將這數月來陣亡、傷殘將士的遺孤盡數尋來,是一個十分不錯的主意。

首先這些人都是來自失去父兄,或者父兄傷殘的家庭,只要自己不收學費,並且管他們吃住,絕對能夠給他們的家庭減輕不小的負擔。

其次,這些人的父兄為國流過血,並且自己撫恤從來沒有打過折扣,他們從心理上也更加親近自己,再經過學校的洗腦教育,完全可以當做自己人培養。

這些人的家長,在聽到皇帝願意辦一所學校安置這些孩子們,教他們讀書識字,給他們孩子一個有保證的前程,並且有機會與皇帝親近的機會,估計也不會對這事有什麼抵觸心理,甚至還會感謝自己吧。

等這一代人成長起來,變成火種,再照亮更多的人,那他朱聿鐭還有什麼好怕的?就算舊文人不配合自己,他也完全有足夠的新文人取代他們。

只有有足夠的數理化人材作為基數,有自己這個未來人指引着大方向,給出一些建言,讓他們少走了彎路,各種發明必然層出不窮,科技水平必然會遠遠超過這個時代大多數的國家和民族!

若是能夠造出他做夢都想的,能讓游牧民族變得能歌善舞的重機槍,那真的是此人再無撼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