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事變半個月,消息已經傳遍整個東南,就連南直隸都為之震動難安。
畢竟江西距離南直隸只是咫尺之遙,只要從九江出兵,順流而下,沒有任何抵擋的情況下,十天內就可到達南京城下!一旦南京陷落,那整個南方就再不復滿清所有!
一時間南直隸除了八百里加急向北京求援之外,更是派出重兵向池州,安慶府,防備江西軍隊順流而下直指南京城。
金聲恆作為江西半個地主,自然明白九江的重要性。
二月初七,在自己無法離開,必須在南昌鎮壓全局的情況下,已經重回南昌的王得仁自然成了攻取九江的第一人選。
王得仁自然懂得九江的戰略地位,根本沒有二話,甚至都顧不上等待紹武朝廷的回復,便即再次領軍出征,向著九江急急而來。
但是不等建武候帶着自己的一萬馬仔大打出手,鎮守九江總兵冷允登便即帶領部下士卒五千名開城響應,兵合一處,將歸一堂。
為了以防萬一,王得仁以回南昌述功為由,將冷允登帶在身邊,命部將吳高接管九江府防務。
兵力毫無損失,又得數千精銳,軍心士氣幾乎達到極點,形勢好的令人不敢想念,因此王得仁根本不打算休整,接着分兵四方,幾乎大兵一到,各地便即立即改旗易幟,湖口彭澤等要地接連不斷的被王得仁大軍兵不血刃的拿下。
地方官員,更是以九江知府吳士奇為代表,紛紛前來歸附,幾乎就看不到任何的抵抗者,整個江西的形勢好的令人難以置信。
王得仁的軍隊佔領九江一帶以後,地處長江中游的湖廣、安徽許多地方的復明勢力迅速響應,一時風起雲湧,形勢頗為可觀。
黃梅、廣濟等縣根本不等王得仁大軍到來,便即自發宣布反清復明,斬殺地方上的滿清嫡系份子,改換回大明的旗幟、衣冠。
風聞江北,羅田王脵、麻城周承謨等聚眾抗清,連延東南山以及英、霍山谷,揭竿嘯聚。太湖、宿松、潛山、英山一帶的反清勢力相繼而起,各立山寨,奉南明紹武朝廷的正朔。
二月十四日,各山寨義軍共立明寧藩後裔朱統錡為石城王,居於潛山飛旗寨,以紹武紀年造作符印,以次拜官,自郡縣、監司、撫按、科道、部院、總鎮之屬咸備。
他寨未有謁者以兵降之,其來謁者,各受職有差,在諸寨為飛旗外衛。於是,統錡撫有二十四寨,稱謂蘄黃四十八寨。
三月初,消息傳至福建時,與之同時到來的還有清廷八百里加急重新冊封李成棟為兩廣、福建總提督軍務官的旨意,當然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那便是要李成棟立即兵進江西,與金逆決一死戰!
對於這個要求,根本無需趙夫人再以死相諌,剛剛款待完紹武皇帝使者,高高興興的接受完惠國公爵位的李成棟,對此完全嗤之以鼻。
江西的形勢讓他瞠目結舌之餘,同時對大明的國運再次備感振奮,眼看都到了快要咽氣的這個地步了,竟然還有如此之眾的忠臣義士願意為大明亡命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