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雖然丟失,但對於金聲恆來說,已經不在重要了。
只要守着南昌這個江西首府不失,滿清大軍無論佔了多少地方,都只是暫時的。
雖然大踏步的後撤對明軍士氣影響不小,但在皇帝已經親征來援的消息傳開后,完全能夠抵消這種不利的影響。
而且韃子每佔據一城,都需要分兵把守,這無形中也會消弱韃子的軍隊實力,對未來的大戰依舊是有些許的幫助。
更重要的是,皇帝已經親征而來,這顯然已經做好了與滿清大軍決戰的打算,那需要的戰場就必然極為遼闊,如今已經不需要再死死堵着滿清大軍了。
九江既然已經丟了,那之前還在收拾輜重,準備協防九江的三將也無須再去了,剛好趁着他們收拾停當的功夫,讓他們做為先鋒攻打湖口,先拿下這個鄱陽湖入口,為大軍前導。
金聲恆的命令很快傳達全軍,尤其是將皇帝已經親征的消息直接傳達全軍,就如同預料中一般,聽聞高不可攀的皇帝,竟然御駕親征而來,金軍上下原本被一連串壞消息弄的軍心動蕩的局面,一下子便安定了下來。
在營中此起彼伏的歡呼聲中,黃應傑等諸將已經收拾停當,開始拔軍向西,開赴湖口。
在他們之後,無數的軍隊開始重新集結,做為他們的後盾。
王得仁收到消息之後,亦是又驚又喜,驚的是吳高這個看起來悍勇的傢伙,竟然是這麼一個軟骨頭,竟然做出這樣丟人的事情來。
喜的是這次選的紹武皇帝果然沒有令他失望,在這江西全軍存亡的關口,能有這麼大的氣魄率軍來援!
對於王得仁這樣的猛將,當然希望自己的老大也是猛人,而紹武皇帝的表現,顯然沒有令他失望。不僅沒有象永曆這樣的跑跑皇帝,也沒有派出大將代替自己出征,而是明白如今已經是明清決定江南歸屬的決戰時刻,能夠毅然不避戰場刀斧,親征而來。
有實力,有眼光,還有驍勇,這樣的皇帝,才是值得他賣命的皇帝老兒。
金聲恆的帥令很快被傳達了下去,羅承耀、董方策、張月等早就心中慌亂成狗的諸將,根本沒有任何耽誤,開始依令準備撤退事宜。
六月初三夜間,三部軍隊摸黑棄了關口,大軍趁夜色正濃,快速退向小孤洑,與王得仁合兵一處。
第二日一早,不顧連夜趕路的疲憊,幾人合軍一塊,開始大踏步向著彭澤撤退而去。
王得仁一如既往那般,帶領本部騎兵在後殿後。
次日一早,當蘇克薩哈照例讓全軍吃飽喝足后,再次攻打關口時,這才發現當面關口除了旗幟草人以外,連一個活物都看不到了。
明白上當的蘇克薩哈沒有耽誤,暴跳如雷一般命令大軍迅速越過關口,全力追擊。
不過在明軍已經提前一夜離開這麼久的時間下,這顯然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一路奔行數十里,除了一些掉隊的明軍,和地上密集的大軍行過的痕迹外,沒有發現明軍大隊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