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攻城(2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2296 字 1個月前

這一次的蒙古騎兵再也不象之前那般出動兩千騎,而是大軍壓上,足足一萬餘騎在戰場上警戒,只要明軍騎兵再敢冒頭,必然會被蒙古騎兵團團包圍殲滅之。

北門營地中的明軍,已經被清軍完全牽制住,而可能的突襲軍隊也被蒙古人死死的盯住,蘇克薩哈根本沒有任何的猶豫,直接催動江南綠營兵上前,開始準備攻城。

在無數的盾車掩護下,十數座高高的箭台也在數百人的推動下開始慢慢向城池靠近而來,箭台上面有半人高的胸牆,無數的弓箭手就躲在高台周圍的盾車之內,只要箭台能夠靠近城牆,他們便會快速登上箭台,等待着出擊的時刻到來。

這些比城牆還要高聳的箭台顯然威脅性極大,若是任其靠近城牆,然後居高臨下的放箭,那城牆上的明軍就會陷入極大的被動之中,在漫天的箭雨的打擊下,還怎麼守城。

不過城頭的火炮也不是擺設,雖然準確命中單個士兵,那需要上天的賜福,但是轟擊如此之大而且移動速度極為緩慢的箭台,那隻需要數次攻擊便即可以了。

一台台箭台在火炮的轟鳴聲中不斷的解體,散落下來的木材以及傾倒下來的主體,壓死壓傷不少清軍士兵,很快在這高大的箭台周邊的清兵,便即消散一空。

所有人都對這笨重且易被摧毀的箭台,產生了深深的畏懼,這根本就是要自己命的閻王啊!

這些笨重的箭台完全就是蘇克薩哈的敗筆,完全起不到作用之餘,還深深挫傷了自己的威信。

不過清軍依舊是軍紀森嚴的一個團體,儘管因為主帥的原因損失慘重,但軍令之下,依舊無人敢於怠慢。

捨棄了這些笨重的箭台之後,只是推着盾車的清軍速度大為增加,很快便來到城池之下,有了盾車的保護,清軍的損失極小,到了城下之後,城頭上的火炮也因為角度原因,徹底失去了作用。

一架架雲梯冒着滿天的箭雨開始不斷的樹起,無數早就等待着的清軍在己方以盾車為掩護的弓箭手的掩護下,開始快速的攀爬而上。

城頭的明軍檑木、滾石如雨點一般落下,雲梯上的清軍不斷的慘呼着落下,這種守城作戰,對於守軍的優勢極為巨大。

激烈的攻防戰足足大戰了兩個多時辰,最終卻是以清軍鳴金收兵為結局,在守軍物資沒有耗盡之前,只要明軍還有戰鬥慾望,那兵力雖不佔優勢,但卻依舊能夠依託城池的地形優勢,將之牢牢壓制。

蘇可薩哈不是一個輕易放棄之人,他是滿清的後起一代,還沒有經歷過努爾哈赤將死,皇太極剛繼位之時滿清風雨飄搖、朝不保夕的歲月,一路順風順水的他,根本不願意接受這種失敗的感覺。

一連數日,清軍都在猛烈進攻的中度過,但面對準備充分的南昌城,卻是根本無法撼動其分毫。

反而因為慘烈的攻防戰之下,損失過大,令全軍士氣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在清軍在南昌城下碰的頭破血流之時,北京的多爾袞同樣也在大同堅城之下緊皺眉頭。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