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試探(1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2418 字 1個月前

朱聿鐭當然不是被激怒出戰的,在看到女人裝飾之時,他甚至都忍不住想要大笑出聲。

所謂四大輔臣就這點能耐可言么?連個正經一點的計謀都想不出來,還真把三國演義當兵書了!

原本聽說對手是滿清後世四大輔政大臣之一,他還有些忐忑難安,畢竟在他的固有意識中,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人,就沒有一個簡單的貨色。

但一路聽來的戰報與消息,這個蘇克薩哈暈招頻出,而且還沒有什麼急智,戰場上的亮點更是乏善可陳,完全就是一個靠着滿清八旗凶名的花架子,也難怪在歷史上,最後被鰲拜虐的死去活來,最後被他的主子與鰲拜聯手弄死。

最可笑的是,直到他死時,他都不明白他為什麼會死,估計還會將鰲拜當作生死仇敵。

事實上當他作為多爾袞之後接管兩白旗的旗主,他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這個位置是誰坐誰死的。

巔峰時期的兩白旗對皇權威脅之大,可謂有目共睹,福臨又怎麼會放任有人手握兩白旗?若是再來一個皇父攝政王,那雖然福臨基本上都沒有臉了,但也不願意再被人剝一遍臉皮。

哪怕這個人積極向自己靠攏,那也斷然容忍不了!

因此蘇克薩哈在接任兩白旗旗主之位時,就已經註定了他的下場,那便是累及全族。

如今朱聿鐭之所以出戰,並不是因怒興兵,也不是真的要跟清軍決一死戰。

在他擺出防禦力最強的魚鱗陣之時,就已經註定,這一戰基本上都是以防守為主了。

鼓號聲中,明軍開始做着最後的準備工作,那便是各級將領開始對帥旗進行回應。

朱聿鐭如今學的最多的便是放權,因為他自知是中人之資,不是象韓信這樣的兵家天才,索性給予將領們充分的自主權,他只是把控全局,調動各軍相互配合,處理突發事件。

因此帥令的旗語並不複雜,只有有限的十幾種變化,這倒也符合這支基本上由新兵組成的大軍,太過於複雜的旗號反而會讓大軍出現混亂。

這樣的布置在進攻之時,自然是災難性的,但用於防禦,卻是問題不大,正好也可以鍛煉一番他的指揮能力。

好在如今的明軍士氣雖高,但是正常人頭一次面對這種大場面,都會有些心虛,大多都會下意識選擇先防禦一番,試試對方斤兩。因此明軍官兵從上到下,基本上都對朱聿鐭防禦陣形沒有什麼異議。

而南昌城駐軍也不可能作壁上觀,除去必備的守城兵力以及一支預備隊外,全軍主力盡數出城,在城南立陣,遙遙與援軍呼應,這可是一支勁旅,由不得清軍小窺。

三通鼓罷,雙方大軍都基本整理完畢,清軍依舊如往常一般是主動出擊的一方。

數千騎兵呼嘯而來,卻並不是攻擊,而是試探明軍火力布置,尋找明軍的薄弱點。

數千騎兵比起雙方近二十萬大軍,完全就不夠看,但是朱聿鐭麾下的新兵卻基本上都是第一次直面如此眾多的騎兵。

數千騎兵一旦奔騰起來,寬可達數里,激起的煙塵彷彿能夠籠罩住整片天空,讓天地都似乎變得昏暗起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