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昂的戰鼓聲與號角聲中,清軍全線向前壓迫而來,騎兵在前小跑,步兵在後大步向前。
面對步兵密集的陣列,輕騎兵直接衝擊明顯不是一個好主意,不過用來威嚇效果卻是極佳。
近萬騎兵呼嘯而來,向著右翼的明軍邀戰而來,明軍陣內的火炮不斷的響起,百多顆大小不一的炮子呼嘯而來,向著清軍騎兵呼嘯而來。
只是滿清騎兵是一隻已經打了數十年仗的軍隊,戰場上的把控極為嫻熟,雖然看似沖的兇猛,但卻基本上是在火炮的射程外來回巡移,根本沒有直中的意思。
百多顆炮子只是擊傷擊死數十名清軍騎兵,對於清軍的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殺傷力不足,反將自己的位置暴露出來的火炮,很快便被標記好了位置。
在遊盪了一圈后,清軍再次打馬向前,在百五十步開外,手中的三眼銃就不斷的轟鳴而出,沒有裝填銃子的三眼銃,不斷的噴射着白煙,連綿的轟鳴聲直接響成一片。
右翼明軍再次不負眾望,眼見清軍已經開銃,不知道誰帶的頭,連綿的火銃聲頓時響成一片,但在極限射程外的火銃根本就沒有絲毫效果,只是徒耗葯彈而已。
這個時候,清軍騎兵已經快速突進而來,重新裝填火炮火銃需要極長的時間,而火繩槍更是操作極為繁瑣,就算是以朱聿鐭麾下操練數月之久的新軍,裝填都需要近一分鐘,更不用說這些根本沒有經過多少訓練的湖廣明軍了。
在騎兵已經奔近之時,火銃兵依舊還沒有完成清膛,甚至有些士兵手忙腳亂之下,被火繩將身上的火藥點燃,頓時成為一個全身冒煙的倒霉蛋,慘叫着在地上不斷的打滾嚎叫着。
清軍的騎兵在團團白霧中呼嘯而至,人還未至,無數的投槍與手斧等近程攻擊武器,便即如雨點一般的落下,頓時讓明軍大片大片的倒下。
三板斧扔完,騎兵已經沖至近前,對着已經打出銃子,正被近程投擲武器殺的心膽俱寒的火銃兵,便是一陣亂砍亂殺。
當騎兵殺散明軍火銃手,面對着已經如林一般的長槍兵時,卻是沒有再向前撞擊,而是停止沖勢,向兩側迂迴而走。
雖然這個過程,至少有百多騎被長槍兵給捅下馬來,但是相比於明軍火銃手幾乎全軍覆沒的下場,他們的損失根本就不值得一擔。
眼見右翼已經開始有些動蕩,堵胤錫驚駭之餘,也立即將明軍本陣的騎兵派出,試圖穩住陣勢。
但當姍姍來遲的明軍騎兵到達時,清軍已經遠遠的退了開去,明軍騎兵根本沒有追擊的想法,但剛剛想退卻,卻是愕然的發現,清軍陣列中傳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百多顆炮子呼嘯而來,直接在明軍騎兵中犁出一道道血衚衕,不同於明軍基本上都是小炮,孔有德麾下的火炮卻是清一色的紅夷大炮。
這也是一種悲哀,大明號稱代表中原,本應該無論是技術還是裝備,都要對周邊民族形成壓倒性優勢,但是如今單論火器技術,滿清卻是對大明形成了壓倒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