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讓蒙古頭人不理解的是,綠營兵在這個時候突然發瘋,又到底是為了什麼?
這不應該啊!
江南綠營反了,他們還能理解,畢竟南京都被大明皇帝拿下來了,江南變天已經是既定事實,江南綠營這個時候動手,反戈一擊,還能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甚至安徽綠營兵反了,他們也可以理解,大明皇帝一統南方之後,下一步,甚至現在就已經開始做着出兵安徽的準備,他們反了也能為自己一家老小找一條活路。
但山西、陝西、山東綠營你們跟着湊什麼熱鬧,你們難道不明白,你們這一反,你們在家鄉妻兒老小,就要跟着全部死無葬身之地么?
自己與大明皇帝談判,似乎根本就沒有談到他們吧?唯一的可能便是,難不成他們的小算盤已經被綠營上下看透了?
“誅殺國賊!”
“殺韃子!”
正在蒙古人頭人一鬨而散,各回本部之時,戰場上的局面再次開始變得有些讓他們摸不着頭腦了。
原本還在同時進攻蒙古人的綠營,在當他們遭遇在一起時,雙方卻開始真刀真槍的幹了起來。
無數綠營兵一邊進攻着蒙古人大營,一邊還在相互之間拚命廝殺着,整個清軍大營已經亂成一鍋粥,根本就分不出敵我。至少在蒙古人看來,無論是哪邊的綠營都是他們的敵人!
遭遇突襲,蒙古人的損失是極為慘重的,他們的長處在於騎兵戰,如今蝟集在軍營之中,根本就發揮不出來他們的長處,在步兵的攻擊下,接連十餘個部落直接被發瘋一般的綠營兵給直接推平。
綠營兵的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從明軍大營中放回的俘虜交待出來蒙古人的談判過程,這些特意被朱聿鐭挑選出來的俘虜,在帳外將蒙古人與明人的交易從頭聽到尾。
最後朱聿鐭更是幫蒙古人再加了一條,讓他們盡滅北方綠營兵,作為安全撤退的條件,這一點蒙古使者沒有聽到,但這些安排好的俘虜們卻是聽的清清楚楚。
在蒙古使者被明軍故意拖延了一會時間才放他們離開之時,這些俘虜就先一步離開了明軍軍營,然後後面的事情便簡單了許多。
在接到這些被放回俘虜的供詞之後,蘇克薩哈就已經是遲疑不定了。
在收到蒙古頭人開始集聚于勒日圖部開始密議時,蘇克薩哈便再也坐不住了,當看到大營周邊已經出現蒙古人的監視斥候時,蘇克薩哈已經只想着逃跑了。
而蘇克薩哈逃跑更是如同點燃了導火索,讓原本收到消息只是半信半疑之間,但本能的開始組織串連的綠營將領們,個個都一瞬間深信不疑!
北方綠營當場便即炸開了鍋,在蒙古人還在等待使者彙報之時,綠營將領們便即立即達成了統一的立場,那便是先下手為強,免得被早已經‘準備’好動手的蒙古人打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