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降!”
“早降!”
無數的高呼聲中,明軍開始步步緊逼,不斷的縮小着包圍圈。
只剩下數千騎兵的綠營,根本無法對明軍造成多大的障礙,甚至只單單靠任良朋的騎兵,就足以將這些大戰方歇,人困馬乏的騎兵全部拿下。
剩下的綠營兵在黑洞洞的炮口下不斷的後退着,數百門火炮自四面八方圍攏過來的場面,根本就不是膽子大就可以能選擇無視的。
在見識過鏈彈的可怕威力后,綠營兵上下都清楚的明白,只要這數百門火炮全部開始發威,根本用不了一頓飯的時間,就能將綠營這些殘兵疲將打的四散崩潰!
但是再退又能退到哪裡去,營牆保護不了他們,再向後便是長江,游弋在長江水面上的艦隊的炮火,只會比明軍陸軍更多,更加的兇猛和沒有人性!
“只要皇帝陛下下旨赦免我等之罪,我等願意降!”
就在明軍已經開始準備進攻之時,綠營中有使者策馬出營,高聲的叫道。
“告訴他們,爾等沒有資格跟朕講條件!大明朝廷不接受要脅!要麼立即放下武器投降,聽候處置,要麼就跟朕戰上一場吧!給他們半柱香的時間考慮,時間一到,無論是降是戰,大軍便即立即進攻!”
對於還敢跟自己談條件的綠營兵,朱聿鐭臉上一寒,直接便下令道。
這些不安定因素,朱聿鐭是壓根就不想留下,他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太繁瑣,根本沒有時間再分出一部分心思來防備這些降兵。
之所以給了對方半柱香的時間,也是因為明軍火炮抵達最佳位置並且布置需要這麼多的時間,而不是真的給綠營兵時間以喘息。
事實證明,對於這些**子與將門,懷德不如施威,在收到朱聿鐭嚴辭的最後通牒之後,這些貨們根本沒有考慮多久,便即大開營門,樹起白旗。
在一小隊明軍進入軍營,開始監視綠營兵將武器放在營中空地,並且喝令他們魚貫而出營后,明軍大軍這才開始陸續向前,保持戒備着將綠營兵打亂建制,分別看管起來。
這是朱棣用命換來的教訓,派軍接受降兵出降,而不是任由降軍自行出戰投降。
當年朱棣在濟南時,曾差點被鐵弦的詐降計給結果了性命。就是因為鐵弦當時令士兵出城投降,自己在城中等待朱棣進城,朱棣在大喜之時,沒有防備,在入城之際,險些被千斤閘給一分為二,若是當時戰馬沒有神使鬼差一般的停下腳步,他要麼被千斤閘一分為二,要麼就會被千斤閘給隔絕在城中,被城中伏兵亂刀分屍。
在千斤閘落地的瞬間,原本出城投降的降兵,也紛紛綽起武器,向朱棣飛撲而來,若非防衛死死護住,估計這一仗朱棣就得交待在濟南城下。
在受過這個教訓之後,朱棣再接受投降,便會先派一營兵入城接管城防,這才會讓大軍入城,而且再不接受降兵主動出城投降。
極為了解大明歷史的朱聿鐭,當然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好在這些綠營兵已經是山窮水盡,無人敢作什麼妖蛾子,受降的過程極為順利。
看着已經被徹底打亂建制,並且已經被明軍牢牢看管起來的綠營兵,無論是朱聿鐭還是綠營兵,都是長長舒了口氣。
綠營兵的投降,也標誌着蘇克薩哈這次南征的大軍,已經全軍覆沒,朱聿鐭終於可以後顧無憂的解決長江以南的所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