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明軍渡江(2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3562 字 1個月前

雖然有發泄獸性的緣故,更多的也是因為糧餉積欠之下,軍隊自行解決的緣故。

在一片火海之中,洪承疇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只能狼狽的親衛的護衛下,登上一艘船隻,退向對岸的漢陽城。

但此時的洪承疇雖然安然進了漢陽城,依舊被奉為湖廣清軍的總指揮經略大人,但此時的洪承疇卻只覺得了無生趣,只恨不得一死了之。

因為連綿的壞消息不斷的傳來,明軍如今已經證實完全拿下了江南,並且將蘇克薩哈圍堵在彭澤這處狹窄之地,覆沒只在旦夕之間。

當明軍主力已經開始沿江而來之時,洪承疇更是覺得萬念俱灰,因為明軍主力既然向西開進,那說明蘇克薩哈的大軍已經灰飛煙滅了。

“蘇克薩哈,匹夫!蠢貨!該千刀萬腡的殺才!你如何對的起千萬為國朝赴死的勇士地?如何對的起聖上?如何對的起提拔重用你的攝政王?!”

一連數日,洪承疇根本就聽城外的明軍不存在,將自己關在書房內誰也不見,不斷的在嘶吼怒罵著。

“大人不好了,明軍開始渡江了!”

就在洪承疇不斷的發泄着之時,一個匆匆忙忙的聲音卻是傳了進來。

這一句稟報,將洪承疇從歇斯底里中喚醒了過來。

但洪承疇卻是並無絲毫回應,如今的形勢已經不比之前,明軍挾大勝之師而來,清軍卻是一片混亂,又不服指揮,各部之間自行其事,將他這個大軍統帥視若無物,根本就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若是多爾袞或者多鐸,或者濟爾哈郎這些滿清勛貴到來,也許還能強行壓服軍心士氣,湖廣清軍或許還能一戰,但他一介文官,想要在這眾多的清軍刺頭的掣肘下打這一仗,那隻能是自取滅亡。

眼下的局面也是洪承疇一手造成的,武昌雖然被一把火燒了,但是逃至漢陽卻也不是真的就完全了,相反這裡還是險地。

若是一心堅守,漢陽城雖然不如武昌城,但在漢水,沌水以及長江環繞之下,也算的上是堅城,足以作為大軍久持之地。

不過這一切都建立在大軍軍心穩定,上下齊心的基礎上,否則這種地形就成了大軍的死地,在明軍優勢水師的包圍下,想要突圍都是一種奢望。

是戰是和這幾天洪承疇與清軍上下都吵成一團,其他人都力主撤退向北,保存有生力量,但洪承疇卻是力主一戰,決不放棄漢陽城,為朝廷守住這最後的橋頭堡,為大軍日後反攻保留一個最好的出發基地。

而這一次,洪承疇更是直接留下狠話,想走可以走,但他絕對不會走,如果大軍離開,他就立即引火***,死也要死在漢陽城!

洪承疇不只是這樣說的,還是這樣做的,在選好了住址之後,便即立即命人搜集來無數的火油,鋪滿一屋,只要一點火,神都挽回不了!

因為洪承疇十分清楚,若是就這般不戰而逃,將整個湖廣拱手相讓,滿清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必然要追責到底。

而完全被孤立起來的洪承疇,而且還是丟了自己信地的文官,無論怎麼看,都是一個最好的替罪羊人選,殺他一個人,讓一路大軍將帥都安心的買賣,怎麼看都不虧本。

但若是洪承疇真的***在漢陽,那後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從軍棄帥逃命,讓統帥孤立無援而被迫***殉國,那無論他們將局勢說的如何危急,哪怕將長江中的魚鼈都說成明軍的同盟軍,他們也不可能脫責,必然會有人來頂這個鍋!

不得不說,這一招確實足夠噁心人的,不跑就是個死,但跑的話也有可能被弄死,尤其是第一個跑的,肯定會被弄的死死的。甚至包括地位最超然的滿八旗統領喀喀木,都不敢第一個率軍而逃。

但是這洪承疇又是鐵了心要要這漢陽死抗到底,根本不允許任何人接近他的房間,房間裡面更是補滿火油,只需要一個火燭倒下,傾刻間就能化為一片火海!

若是強闖而入,估計也得落下一個逼死主帥的罪名,然後被大伙兒痛快的當做替罪羊交上去,事關大伙兒的性命,估計無論是誰都會被毫不猶豫的直接送上去頂缸。

退不能退,進不能進,一時間,所有人都陷入深深的絕望和焦慮之中。

感謝千里尋蹤,年華逝水情意存等朋友的打賞,謝謝。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