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一批滿八旗剛剛越過跨江浮橋,到達對岸后,還沒等他們慶幸終於逃出生天,卻是突然發現不遠處的黃陡集鎮東方,有劇烈的馬蹄叩擊大地的聲音轟然傳來。
轉過一片密林,一片密集的紅旗突然出現在滿八旗面前。迎風飄揚的那鮮艷無比的猩紅色旗幟,就如同在滴着血的狼口,正衝著他們眥牙獰笑着。
在旗幟的下面,則是數之不盡的騎兵,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停留,呼嘯的向著滿八旗衝擊而來。
如今局勢已經很明顯了,湖廣清軍的退路就在於此,只要將這幾座浮橋控制住,那漢陽府內的清軍就一個也別說逃出生天!
這些韃子兵也就算了,漢陽城中那一個老而不死的老賊,才是人人都要眼睛充血的存在,只要拿下了他,未來子孫連綿的富貴榮華就都有了指望!
在洪承疇緊鑼密鼓的組織清軍搭建浮橋之時,朱聿鐭也沒有閑着,將右路軍的騎兵全部組織了起來,再次登船,向著長江北岸而去。
雖然匆忙之中,能夠組織到位的騎兵只有數千騎,便是朱聿鐭也沒有了選擇餘地,只能以快打快,以機動力最強的騎兵迂迴敵後,哪怕損失再大,也要將這個最後缺口堵住,將他最想擒住的洪承疇給堵在這裡,省得這老小子逃跑之後,再為他的主子想無數法子跟自己為難。
船隻運送步兵速度是最快的,裝載量也是最大的,能夠一次性送上過成發的步兵,但是步兵的移動速度實在太慢,根本無法與來去如風的騎兵相比。
三個時辰看似不短,但是對於連人帶馬登船的騎兵來說,依舊是十分的緊迫,尤其是他們還必須按照建制陸續登船,更是極為耽誤時間。
再加上過江的時間,與下船重新整理部曲,以及沿江搜尋清軍過江地點,都花費了不少的時間。
因此在緊趕慢趕之下,依舊還是來遲了一步,已經有一批滿八旗成功過江,到了對岸。
雖然來的稍稍遲了些,已經有部分韃子過江。但是對方只有千多人,明軍依舊佔據着巨大的優勢。
明軍這路騎兵的統帥是王得仁這個悍將,因為這一次是在江北攔截湖廣清軍逃跑,因此在江西抓到的滿清俘虜兵,為了防止他們再次背叛,朱聿鐭一個也不敢用,只能用明軍自家的騎兵。
而王得仁部正好在右路軍之中,本部騎兵在獲得眾多戰馬後,便再一次擴編不少,正好被用在了這一戰之中。
對於皇帝給的這個工作,王得仁是十分興奮的,如今他還只是一個候爵而已。
原本因為爵位數量稀少,他之前雖然只是個伯爵,但在紹武朝廷之中絕對是極少數的頂尖存在之一了。
但是在南京、江西、湖廣等數次大戰之後,大明軍中立功之人極多,皇帝更是一口氣冊封了近二十個爵位,這樣就讓王得仁這個新晉候爵顯得一下子白菜價了許多。
如今沒有公爵的位置的話,再面對一眾新晉勛貴,總覺得說話都底氣不足,畢竟如果大家起點一樣的話,他馬得仁最多也就是這個爵位而已。
因此在這最後一次撈取軍功的大好時機下,王得仁根本就剋制不住心中的狂喜,帶着他為了公爵位置努力的願望,不顧疲累向著清軍縱深之地猛插而來。
眼下見了湖廣清軍大軍還沒有大舉過江,眼前只有這區區千騎先鋒,他根本沒有任何的猶豫,在發現敵蹤的第一時間,便即直接下令衝鋒!
眼見終於成功堵住了滿清大軍的退路,明軍上下無不歡欣鼓舞,在大作的號角聲,全速撲了上來。
面對着明軍的進攻,滿八旗統領喀喀木根本沒有其他的選擇,大軍的生路就在他手中,他沒有任何後退的道路,若是這個時候不擔起自己的責任,那他回去也註定是難逃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