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登陸(1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2360 字 1個月前

北地海域,十月中,正是西北風肆虐,風高浪急之時。

一支龐大的艦隊沿着海岸線不斷向北,終於在十月中旬,朱聿鐭大駕光臨南京城前,到達了大沽口海域。

這一個月時間裡,任良朋與王得仁及其部下,算是經歷了人生的一次殘酷的磨礪。

王得仁這個陝北漢子自不用說,一到海域不久便即不出意外的吐的暈天暗地。

而任良朋雖然是南方人,但是卻從來沒有乘船出海過,海上風浪小時,還能一邊欣賞着海景,一邊吐槽打趣王得仁真是一個旱鴨子,但是當真正經歷了大浪之後,任良朋吐的場面一點也不比王得仁差到哪裡去。

好在鄭家上下對於這些初臨大海的人這般情景,早就已經見怪不怪,每日看着這六千餘剛登船時還牛皮哄哄的傢伙們從早吐到晚,反而還能減輕一些遠航時的枯燥。

沒見過大海的人,一開始見到大海時,總會被其浩瀚無邊的場面所震憾,並且產生深深的迷戀和敬畏。

但這海景見的多了,也就唯有剩下不斷的吐啊吐的了。

還不足十天,這批騎兵們便即已經已經憔悴的不成樣子,甚至有些人因為暈眩而吐的整個人都有些心態崩了,都差點有些想要直接抹脖子了。

但是這航程畢竟極為遙遠,在慢慢習慣了海上的風浪之後,人體的自我調節開始起了作用,慢慢的讓眾人開始適應了起來。

最先適應過來的,自然是任良朋手底下的騎兵,這些大多都是南方人出身的騎兵,自幼便生活在江南水鄉,對於乘船的適應力自然是遠遠超過王得仁所率的大部分為北方人的同行。

在王得仁部還在適應之時,任良朋麾下的騎兵就已經開始大吃大喝,補充這些時日來的身體虧空了。

大半個月後,王得仁部上下也基本開始適應了這種環境,狀態好一點的人,也開始欣賞起海景來了。

不過這幾乎如出一轍一般的海景看的多了,也就完全麻木了,之所以還會每天堅持出來看看海景,更多的是因為整日間呆在狹小的船艙內實在太過於枯燥。

在幾乎將所有人的耐心消耗的七七八八后,一路向北的鄭家艦隊終於不再直直航向正北,而是開始轉舵,向著遠方依稀可見的海岸線靠攏而去。

遠征艦隊終於在被俘獲的商船帶領下,開始緩緩靠向了大沽口,正式拉開了這次明軍北上搗亂的序幕。

這麼一大支艦隊到來,大沽口中的守軍不是瞎子,自然可以清晰看到,還沒等鄭家艦隊靠近,大沽口城中的守軍便即警報聲響成一片,望着那幾乎將整個海面都遮掩住的龐大艦隊,哨兵已經用出吃奶的勁頭,差點將手中的銅鑼都給直接敲爛掉。

激烈的銅鑼聲,將城中原本只是混日子的清軍喚醒,許多人都是衣冠不整的快速爬上城頭,連武器都來不及攜帶,只是放眼看向不遠處的海面,然後徹底呆愣當場。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