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糾結(1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2340 字 1個月前

這一批人當然是閹黨,而且還必須是北地的閹黨成員。

能夠放棄北方基業,死咬着牙,跟着南明小朝廷一路堅持到如今的閹黨成員,至少在忠誠問題上已經沒有大礙,至於人品和操守,這向來不是朱聿鐭所操心的問題。

只看看崇禎朝時,滿朝的正人君子乾的人事,朱聿鐭就覺得他更喜歡真小人一些。

起碼這些人是拿錢就辦事,不像是正人君子們,拿了錢之後,還得先醞釀個幾日,再商議個十幾日名目問題,然後既當了婊子,又將牌坊修的又高又大。

在這幫效率極為低下,每日間除了罵別人這錯那錯的正人君子操縱下,敢做實事,能做事的官員不是被罵自閉,便是被罵的退群,幹事的越來越少。、

畢竟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每日間忙死忙活,哪有舒服的抄着手,專挑別人的錯來的容易?這種情況下,自然是空耍嘴皮子,大言指點江山的噴子卻越來越多。

到了崇禎朝後期,朝廷中已經基本沒人幹活了,大家上個朝都是在鍛煉嘴皮子,相互指責踢皮球,好好的朝會完全被這幫嘴破子們變成了菜市場。

一群嘴強噴貨,外再加上一個性情急燥,又沒什麼水準的拚命三郎般,越做越錯的皇帝共同努力下,唯一苦了的只有大明,直接朝着萬丈深淵一去不回頭。

朱聿鐭自然不喜歡跟一群嘴最噴子吵架,在拳頭更硬的情況下,他更喜歡砍人。

本來這工作最適合的人,是廣州城外他創立的書院里的那群烈士遺孤們,但眼下書院剛剛起步,想要這些人派的上用場,沒個三五年,根本不行。

而真正能挑大樑的時候,估計都得十年之後了,他根本等不及更耗不起。

既然這些人用不到,那北地被掩護的閹黨成員便成了次優選了。

首先這些人家產全在北方,在江南大動干戈根本損不到他們分毫利益,其次這些人肯定不會放過收拾這幫子宿敵的機會,最重要的是,在這場變革之中,他們註定能夠從中分一杯美羹!

這個稅務總理衙門的第一任天官,朱聿鐭心中已經有了人選,那便是之前朝會之時將江南文官們噁心了個遍,戰鬥力極強的戶部郎中彭溫韋。

另外那十數位閹黨人士,朱聿鐭覺得除了留下三兩個在朝堂上與自己搭台之外,其他人都可以直接塞進這個稅務衙門之中。

如今南方大定,北方雖然消息還沒有傳回來,但估計這一手海路登陸偷襲的大計,絕對是會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起碼歷史上的滿清見識到這手絕活之時,是在兩百年後了。

這次前往北方的艦隊規模極大,所攜帶的物資更是充裕,幾乎將朱聿鐭的家底搬去了近半,若是能夠偷襲得手,守住一座大城數月功夫問題應該不大。

就算滿清方面最後能夠將任良朋他們打出大陸,他們也需要面對着鄭家艦隊無休無止的海上襲擊,短時間內別說向南大舉進攻了,能夠守住漫長的海岸線,就已經可以燒高香了。

而南方基本上已經平定下來,士紳階層在沒有外力的干預下,想要反抗自己,絕對是一件取死之道。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