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對於這幫子士紳群起抵抗的形勢,朱聿鐭是有心理準備的。
畢竟在江南,他一直對士紳階層下手,這些士紳們之前心中那點大明香火情,估計在物傷其類的心情下,早就全部消耗殆盡了,抵抗是必然之事。
不過這也好辦,在對付這般孫子方面,滿清是最好的老師。
最簡單,收效最大的便是但凡抵抗,便即直接洗城的作法。而李成棟之所以會在揚州城下受挫,估計也是因為大明軍隊到了如今還從來沒有洗過城的先例,讓他束手束腳,不能充分鼓舞士氣。
沒有洗過城,並不代表朱聿鐭會讓這點仁義束縛住自己,江南的士紳沒有受到這種遭遇,並不是因為朱聿鐭心軟,而是完全沒有必要,畢竟江南就沒有見過抵抗的。
在沒有抵抗的情況下,洗城就是一個大忌,雖然不能洗城,但是朱聿鐭也有的是辦法,甚至可以學習一些這些士紳們,巧立名目慢慢收割他們。
其實在見過這個時代士紳們對大明貪婪的吸血,對普通百姓則是殘酷剝削,而對大清戰戰兢兢的跪拜的嘴臉后,朱聿鐭對收拾他們是沒有一丁點的心理負擔的。
但眼下的形勢已經不一樣了,之前明軍是自保,如今是開始戰略對峙並且局部反攻的勢頭,那遭遇抵抗就再所難免了。
既然有抵抗,那就需要立威!
滿清既然可以以揚州立威,他朱聿鐭也不見得會做的比滿清差勁。
大明可以從揚州開始洗城,只要城池抵抗,便將城中的士紳巨商全部血洗一邊,象滿清一樣告訴天下人,凡大軍到處,你們要麼頑抗到底被屠殺一空,要麼就立即開城投降保全身家性命。
想從揚州立威,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便是朱聿鐭最為眼熱的揚州鹽商們,這可是一口口極為肥碩的豪豬,隨便宰殺一兩頭,就夠他過一個肥年了。
這些揚州鹽商們可並不是揚州本地人,真正的本地人早就在史可法守揚州之時就基本上死絕了。
這些鹽商實際上是徽商,靠着多鐸南征之時踴躍提供錢糧和後勤保證,在滿清征服江南后也獲得了豐厚的報酬,滿清將大明原本分拆開來的鹽引全部交給了徽商,令他們成了大清唯一官方許可的制售鹽的商人。
靠着這種壟斷的產業,徽商之前投入的成本一年就收了回來,這數年更是賺的盆滿缽滿,雖然滿清這般做法看似大方,本質上就是在養肥豬,需要的時候可以宰殺吃肉。
但是豬飼料吃的多了,在沒有看到滿清殺豬的刀子砍過來之前,徽商對於滿清的忠誠,可謂絕對冠於大清境內大多數人。
尤其是對上大明,他們就更加不會有什麼好感,因為他們知道一旦大明捲土重來,他們必然會失去如今這份巨大的蛋糕,最好的結果也會是再一次與眾多的人去分享,最大的可能會是因為他們之前資助滿清的行動,直接對他們進行徹底的清算。
因此在揚州的抵抗中,便屬這些鹽商們最為積極,出錢出力,若非大清不可能容忍私人武裝,他們甚至都恨不得自己組建軍隊幫助我大清守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