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明軍已經如潮水一般湧入揚州城,大勢已去,揚州守將直接選擇自刎。
但知府老爺卻根本來不及上吊自殺,便即被士兵們沖入府衙,直接給綁成了粽子。
畢竟李軍可不是第一次來揚州了,之前他們就跟隨過多鐸一道兵進揚州,參與過揚州十日,對這裡的地形極為熟悉,對重要目標的攻擊次序極為的熟練,根本不曾有絲毫的遲疑。
城中還沒來的及打出大明旗幟,轉而歡迎大明軍隊光復揚州的士紳們,剛剛堆着笑臉向入城的明軍拱手示禮,還不等連綿的彩虹屁送將出來,便即直接被一巴掌拍倒,然後就是毫不停留的一刀劈下!
一切一如數年之前,根本沒有絲毫的變化。
無數的士兵十分熟練的奔走在大街小巷,出沒之地全部都是大宅大戶,一座座府邸或是開門迎進豺狼,要麼就是直接被嚎叫着的士兵直接撞開。
進門之後,慘叫聲便不斷響起,任何敢於抵抗和喝斥的人,都會被直接砍翻在地,所有衣衫華貴之輩都被直接趕到了一起。
挖地三尺固然可以得到財富,但是若是能夠有簡單的辦法直接問出,那沒有人願意這樣的費力不討好的干苦力活。
而這些士紳大戶們,就沒有幾個能在刑罰之下挺過一柱香的,至於準確性,只要多拷問幾個人,就能得到相互的印證。
反正對於李軍士兵來說,這一套流程他們都是極為熟悉的,雖然已經一年多沒幹了,但卻不代表他們就會忘了這門手藝。
揚州城易守難攻,也就帶來了另一個效果,那便是只要城池被打破,想要趁亂帶着財物逃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滿清當年在揚州屠城,除了因為要立威之外,同樣也是看重了這一點,只要拿下城池,將四門落鎖,就不怕有人能夠逃的出去。
揚州自古以來便是江南繁華地之一,城中巨賈豪商不計其數,洗劫這樣的一座城池,對於滿清來說,收穫自然可想而知。
而朱聿鐭的打算也差不了多少,揚州城位三水交匯地,向北連着淮河,更是北地命脈大運河的起點,向南連着長江,江南貨物無論進出,向北地都是必經之地,論起交通便利,在全國內都是屬一屬二的!
這種便利的地理位置,雖然揚州幾年前剛剛被滿清血洗了一番,但是數年之內便即恢復了元氣,如今城內的豪門大戶更是不計其數,鹽商更是扎堆在這裡聚集,如今的揚州興旺程度,已經不比之前遜色多少。
只是當年那處被堆積屍體的巷道兩側房屋,如今依舊沒有多少人敢於入駐,尤其是參與過當年知道揚州屠殺的後來人,更是會遠遠的避開這一區域。甚至稍稍接近,就會覺得後背直冒涼氣,端的是極為滲人。
不過這一切在已經開始雙眼充血的明軍士兵眼中,已經算不得什麼了,當這般殺神開始大殺特殺之時,就已經根本顧不上任何其他東西,無論人鬼神,敢擋他們前面,都會直接被一刀劈殺。
無數的人在吶喊着,衝殺着,瘋狂的笑聲不斷的向外傳揚着,時不進夾雜着女人的尖叫聲,與男人的咆哮聲,整個揚州再一次變成了人間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