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濟南城下(1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2249 字 1個月前

山東遇警的消息,在八百里加急送向北京之後,滿清朝廷根本沒有任何的分歧,救援山東事在必行。

山東對於大清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說,山東既是產糧大省,也同樣是連接南北的咽喉的戰略要地。

若是山東有失,那南方的安徽,西邊的河南都勢必會出現連鎖反應,大清必然立即國將不國。

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山東這個產糧地,大清連養活北地投降的漢軍都是一個問題。

如今天津衛的明軍已經被限制住了,而剛剛返回京城的兩白、兩黃旗以及諸多的蒙古八旗,也不再受到掣肘,可以全力出擊。

原本阿濟格的目標是河南最為咄咄逼人的金聲恆,大軍返回京城接收糧草之後便即出兵河南,但眼下山東局勢危急,也只能折而向東南,先行解決山東的問題再說。

好在原本就已經準備好大軍糧草,這一次阿濟格緊急出動,濟爾哈朗也沒有再多做掣肘,畢竟大清的局勢如此危急之下,門戶之見也當先行放下。

雖然已經年邁的濟爾哈朗,如今已經不能再隨軍急行軍,但是兩黃旗都統鰲拜與索尼卻是正當壯年,完全可以隨軍而行,也不用擔心阿濟格趁機吞併或者消耗兩黃旗。

大軍一路急行,十天時間內便即從京城殺至了濟南府邊境的德州城,而此時的鄭成功依舊還在青州府臨淄城與眾多前來獻殷勤的士紳把酒言歡。

雖然出身海盜,但從來沒有參與過鄭芝龍搶劫生涯,自小便深受儒學教育的鄭成功,骨子裡卻是一個士大夫,與這些士紳是同一物種。

雖然對唐王系忠誠不用懷疑,但是鄭成功對於朱聿鐭的種種政策,卻是並非全部認同,尤其是朱聿鐭將屠刀不斷的斬向士紳的舉措,他更是心中隱隱反感。

只不過儒家向來講究忠君思想,雖然心中不認同,但是對於朱聿鐭的命令,鄭成功卻也從來沒有打過折扣。

但是明裡暗裡勸諫數次未果后,鄭成功心中不失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他卻也沒有任何辦法來改變紹武皇帝的決心,如今不遠萬里在北方騷擾滿清,也未嘗沒有眼不見為凈的心理在內。

眼下看着簇擁着自己,踴躍捐錢捐糧的士紳們,鄭成功委實覺得士紳們,才是大明的根本。

只要有了他們的支持,就沒有任何辦不到的事情,哪怕如今面對着最兇殘的清軍,只要背後有他們,明軍就能戰無不勝。

聽着眾多士紳哭訴着滿清的兇殘,以及對地方上殘暴的搜刮,以及對王師光復山東,誓言與大明共存亡的感恩、效忠之詞,鄭成功心中更是升騰起陣陣豪情,覺得這天下再無什麼難事可言。

山東是聖人故鄉,文教聖地,這裡的大儒名士多不勝數,很多都是鄭成功這種監生出身的士人,所要仰望的。

這些人的到來,讓鄭成功更加的難以脫身,但好在鄭成功還是知道自己要來幹嗎的,只是草草的見了一面,約定好在濟南城相見后,便即再次帶領大軍離開臨淄城,向著濟南開赴而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