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成功發出決戰令之時,鰲拜也在奮力的衝殺之中。
此時距離他入營已經一刻多鐘了,明軍的抵抗依舊在繼續着,而且似乎有着越來越頑強的趨勢。
鰲拜經歷的戰場並不少,自十四歲出道做為皇太極的親兵起,大小戰事不下百起,更在皇太極的言傳身教之下,已經慢慢成長為沙場的一員良將。
自出道以來,在戰場上遇到的以少敵多的場面更是數不勝數,但是每次都是酣暢淋漓一般的摧枯拉朽。
這一次也不例外,尤其是剛剛入營之時,清軍完全就是所向披靡,根本就沒有一合之將,所過之處,明軍無不望風披靡,完全稱的上是神擋殺神,佛擋弒佛。
尤其是鰲拜,簡直就是一台殺人機器一般,高效,精準,強悍的體魄再配上這把近兩米長的斬馬刀,殺傷力更是大的嚇人,所遇之敵,幾乎就沒有一個還能留個全屍的。
五千鑲黃旗騎兵,更是在他的帶領下,如入無人之境,所過之處無不波分浪裂,死傷狼籍。
但是越接近明軍的中軍,清軍感受到的壓力就越是強大,不僅僅是明軍數量越來越多,更是因為明軍漸漸開始變得瘋狂起來。
雖然成建制的抵抗依舊沒有出現,但是無數的明軍卻是分散在營地各個角落,不斷的有火銃與弩箭飛射而出,不斷的給清軍造成殺傷。
雖然這些散兵游勇每次對大清的傷害並不算大,但一路行來零敲散打之下,卻是讓鰲拜越來越煩心,而處於全軍鋒矢位置的他,更是這些明軍襲擊的重點目標,時不時就有冷箭與銃子飛射而來。
雖然高速移動之中,這些火銃箭矢命中率低的嚇人,但密度卻是極為熾勢,甚至他的坐騎都被命中一銃,差點直接讓他馬失前蹄,痛到極致的戰馬更是發瘋一般的橫衝直撞,根本就拉不住。
不得已之下,鰲拜只能殺馬,然後翻身騎上心腹奴才遞過來的戰馬,再次向前衝鋒。
但明軍卻是似乎永無止境一般,不斷的從四周衝擊而來,儘管這些明軍根本擋不住戰馬的衝擊,但卻是讓鰲拜的速度不斷的下降,再下降。
當距離中軍只有百步之遙,甚至已經能夠遠遠的看到火光下按劍而立的鄭成功時,清軍卻是完全失去了馬速,在洶湧的人群中,再沒了之前橫衝直撞的模樣。
“下馬步戰!”
雖然明軍的抵抗比鰲拜想象中的還要頑強,但是從來所向無敵的鰲拜,卻是壓根不將明軍的抵抗放在眼中,直接翻身下馬,選擇步戰向敵。
號角聲中,前排的騎兵直接翻身下馬,然後一個翻滾,便即沖在明軍面前,直接瘋狂的砍殺起來。
按照單兵能力,鄭成功的海盜兵顯然是差上一籌,雖然他們最為擅長這種混戰,但面對着在數百下馬步戰而來,更加擅長混戰亂戰的清軍白甲兵,他們甚至連勉強支撐的資格都沒有,直接就被殺的人抑馬翻,被白甲兵們直接壓着打。
而鰲拜所在的區域,更是重災區,數十斤重的斬馬刀在手的鰲拜,完全就是一個人型怪獸,斬馬刀幾乎舞的如同風車一般,寒光閃閃之下,所有迎面之敵,紛紛慘叫着倒地而亡,在地上留下了一地的殘肢斷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