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種大規模的動員,只是進行了數日,便即嘎然而止。
因為緊接着,進一步的消息傳了過來,王得仁部護衛着鄭成功越過黃河,從河間府急行而過,安全的將鄭成功等人帶回了天津衛之中。
只是王得仁部在靜海遇到一戰惡戰,所部折損過半,可謂元氣大傷,如今正在天津衛中整頓,並且補充新兵。
這一仗極其慘烈,王得仁甚至都身披數創,鄭成功亦是中了數箭,幸虧任良朋及時接應,這才成功突破封鎖,安全到達天津城。
山東一戰,鄭成功好不容易調教出來的兩萬餘可堪陸戰的士兵,損失了九成以上,麾下大將僅甘輝、萬禮二人成功潰圍而出,林勝,陳魁,余新等數十員將領死的死,被俘的被俘,鄭軍完全稱的上是傷筋動骨,已經沒有了陸戰能力。
尤其令鄭成功寒心的是,之前還對自己親熱有加的山東士紳們,在自己兵敗之後,厚道一點的直接撇清與自己的任何關係,更是主動的送錢送糧給清軍,以表忠誠。
而不厚道的,不僅僅是出錢出糧,更是發動自己所有的人脈關係,協助清軍漫山遍野的搜索明軍潰兵的藏身之地,而余新與陳魁,就是這般被這些地頭蛇找到蹤跡,最後勢窮力竭時不甘被受辱,選擇慨然自刎而死。
這一場敗仗,不僅僅是讓年輕的鄭成功實力大損,更是讓他幾乎一夜之間便即成長趕來了。
看着這些士紳們的醜惡嘴臉,再想起紹武皇帝對士紳從來都沒好臉色的做法后,鄭成功心中再沒了排斥和不滿,相反有了一種同仇敵愾,甚至想鼓掌叫好的衝動。
“真當我鄭成功就這般徹底失敗了么?這般辱我,欺我,早晚必與爾等清算!”
鄭成功幾乎是在不斷賭咒發誓之中,完成了自己的請罪奏章,對於山東的士紳,他幾乎是直接恨到了骨子裡面去了。
在鄭成功咬牙切齒的咒罵之中,清軍已經大軍開向了萊州府,準備清剿登萊地區的明軍。
不過在萊州府城,他們卻是撲了個空,在接到前線大敗的消息后,萊州守軍第一時間便即棄城退向城防更加堅固的登州城。
在萊州府城掖城,沒有聽從撤退明軍警告離開城池的百姓,直接被‘光復’掖城的清軍全部屠滅一空,直接化為了一座鬼城。
而陸續之間,沿途所有被明軍佔領過的城池,在清軍過後,全數被屠滅。
紹武二年九月,在鄭成功與王得仁還趴在天津城中養傷之際,兩路清軍已經會師於登州城下,即將展開對登州城的攻擊。
西方世界有句名言,當船即將沉沒時,最先逃跑的,永遠都是老鼠。
這句話換在大明也同樣如此,眼見撲向登州城的清軍足有數萬之多,而且源源不斷的清軍還在不斷的匯聚而來,登州城中,但凡有些門路的士紳官吏,都在第一時間便即離城而逃,若是沒有門路的,也會買通一些守軍,選擇用繩索墜城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