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大多都是東林黨中的後起之秀,其中以復社中堅居多。
對於這些文化流氓,朱聿鐭雖然很想收拾,但是卻苦於沒有合適的理由。
這些人是給這些士紳和商人出過主意,但教人如何送禮並不違法,雖然造成了田地價格飛漲,已經屬於哄擡物價,其心可誅,但是這誅的是那些全部一擁而上買田地的士紳商賈,與事情發起者沒有任何關係。
這也是大明讀書人的慣例了,他們習慣於躲在後面不露頭,論起玩陰的,這幫孫子與太監們不相上下,唯一不同點是,太監專權之時,裁臟陷害時都是明着來的。
而這些讀書人裁臟陷害之時,卻是可以在背後玩的賊溜,無論何時都可以將自己這個操縱才給從中摘除而出,大有一種‘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模樣。
可惜的是,這些讀書人卻是沒有詩仙李太白敢於提刀子砍人的本事,靠的只是這些上不得檯面的陰謀算計。
雖然這種算計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就如同毛毛雨一般,但是對朱聿鐭來說,這卻是一種恥辱,是被這些人活活的噁心一頓,卻沒有辦法出氣的事情。
畢竟之前一直都是他在噁心人,如今被人噁心了,肯定是極度不甘,並且還必須找回場子。
同時,對於復社這個已經基本上成了過去式的玩意,他也開始警惕了起來。
復社是一群高考失敗者組成的聯盟,復社的本來面目也只是一群準備復考的士子集合在一起,大家共同探討制藝,文章,相互點評文章得失,打雞血的玩意。
但大明科舉考試本就是千軍萬馬共搶一條獨木橋,失敗才是正常事,因此這個旗號一打出來,眾多失意的士子便即慢慢匯聚而來,這個團隊以極快的速度不斷的膨脹起來。
不過這些落第的士子可不是什麼渣渣,很多人都是學問極深的極品人渣,這些人聚集在一起,而且數量極多之後,便即會出現很多的問題。
比如說規模已經大的比肩當年東林黨后,自然需要一個自己的政治綱領,但是你一個為了復考而組建的失敗者聯盟,定太高的政治綱領顯然是不合適的。
創始人張溥立下‘興復古學,將使異日者務為有用’,雖然與孔子的復周禮,沒多大區別,但總算是復社的一個政治口號了。
但是對於這些落第生來說,這種空泛和沉悶的口號,自然不適合於他們,不久后,便有人提出一個更響亮的口號‘蠲逋租,舉廢籍,撤中使,止內操’!
這個口號顯然更加受年輕人的歡迎,減免眾多的賦稅,將之前黨爭之時被打壓的正人君子們恢複名譽,停止派遣太監外出收稅,重用正人君子,罷免閹豎之輩,進而停止內部的內訌損耗。
若說這個綱領,這幫落第生們,顯然是不可能把握的住的,甚至就算張溥這個已經名滿大明南北的復社組建者也把握不住。
但是口號都已經定下了,不做出點事情來,豈不是對不起這名激動人心的口號?
然後蘇州數次抗稅,常州,松江等府數次抗稅,毆打稅吏,甚至有一次直接將縣衙給燒了,這一切無不雄辯的證明,如今的復社已經從失敗者聯盟,成功晉級為極具社會活力的友善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