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當誅(1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2421 字 1個月前

這支騎兵的統領正是還在戴罪立功的馬有功,不同的是,他的隊伍之中除了本部人馬外,還有兩三百蒙古從騎,更有一隊人數在百人左右,身份不明的傢伙隱藏在內。

更離譜的是,這支軍隊在消失在兗州城頭明軍的視線中后,便即找了個地方,全體換上了清軍甲衣,更是相互幫助紮上了金錢鼠尾。

這一切,馬有功都是在沉默着看着,同時也一樣換上了清軍甲衣,唯一不同的是,他沒有扎小辮子,只是換上了一頂帶着避雷針的鐵盔以及護頸,將他一頭長發給嚴密遮擋了起來。

不到半個時辰,這支原本還盔甲鮮明的騎兵隊伍,就徹底變了一副模樣,不僅灰頭土臉,更是甲胄破破爛爛,令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支已經戰敗了的軍隊。

再次奔行數十里,遠處一座城池出現在了地平線上,這裡便是曲阜城。

這裡也是他此行的目的地,策馬馳騁的馬有功沉默的看向遠方的低矮城池,心中卻是無法平靜。

這一次騎兵追殺是假的,甚至這一次十數萬大軍一場大戰也都只是一個幌子,全部都是為了掩護他這次的行動,而他的目的也很簡單,那便是執行紹武皇帝的秘令,徹底剷平曲阜孔家。

事實上,馬有功對於孔家也沒有多少敬意,若說從軍之前孔家做為天下讀書人的聖地,對於他這種大老粗來說,絕對是敬若神靈一般的存在。

但在軍中待的時間長了,尤其是聽到孔家闖賊勢大便上表勸進,韃子佔據北京同樣上表勸進的奴才嘴臉,尤其是聽說蒙古人坐天下時,孔家也是第一個投降的后,孔家的光輝形象便即在他心中轟然崩蹋。

這樣一個不知忠孝為何物,不知廉恥為那般,毫無氣節可言的玩意,竟然還能自信的稱自己為聖人子弟,道貌岸然的將曲阜變為讀書人的聖地,安心接納歷朝所給予的衍聖公頭銜,享受着歷朝歷代的民脂民膏,在地方一手遮天,數百年下來,曲阜已經沒有幾個外姓之人了,這樣一個自私自利,完全靠吸食國家元氣和迫害百姓的寄生蟲,有何理由茍活於這個世界之上?

而將這樣的無恥家族作為聖地的讀書人,又該無恥到何等地步?都說讀書明志,聖人之道修身養性,按照道理講,他們應該看的比自己這大老粗更清楚才是,但為何天下讀書人對於這種無恥的家族,卻從來沒有哪個站出來,說兩句不是?

哪怕是暗藏譏諷的嘲笑之人,都一個也無,這天下的讀書人,也難怪皇帝動不動就大殺特殺,委實就沒有一個好東西。

但是就算馬有功覺得孔家活該被滅族,但是他也同樣明白,這事情一旦做了後果可是會捅翻天的,一旦事泄,他的下場肯定會很難看。

唯一讓他覺得安心的是,如今的皇帝看起來不象是一個卸磨殺驢的主,畢竟眼前就有一個例子,那個已經再無人提起的永曆皇帝,死的那般不聲不響,而轉頭就有一個完全陌生的人,之前從來不曾聽到任何的戰功,卻是突然被封為國公,這事無論是誰都會覺得其中有貓膩。

但大家都是場面人,根本就沒有一人點破此事,畢竟一個寧可自己會被人非議,也不肯過河拆橋的老大,總是會讓人在震驚之餘,也會更加的敬服。

再加上錦衣衛指揮使許長語,這個為皇帝干臟活的傢伙,在永曆皇帝死去的那個時間,也消失過一段時間,回來之後便即被加封為永城候,就更加讓人對皇帝敬服了。

種種情況顯示,馬有功並不覺得自己小命會有什麼意外,若是真有那麽一天,皇帝也許會給自己換個身份,再找一個替死鬼,將這件事平息下去,或者就如同那幾個被承諾可以在海外建藩的大佬,將自己送出去。

雖然遠離故土令人難受,但是比起全家的性命來說,這個安排就已經是極大的恩賜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