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蒙古人,從來沒有與闖營交過手,更不會清楚,闖營之中的騎兵是什麼級別的存在。
闖營自從被北方趕至湖廣后,便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不僅軍中之前百萬‘雄師’變成殘兵敗將,更是連引以為傲的騎兵亦損失大半,尤其是李自成傾盡心血培養出來的‘三堵牆’騎兵,更是只剩下了兩千騎不到。
在湖廣徵戰數年,這兩千騎也快速萎縮着,在與朱聿鐭勾搭上之前,闖營上下剩下的騎兵已經不足五千,王牌三堵牆騎兵更是已經不足千,潦倒之極。
好在朱聿鐭這個皇帝足夠爭氣,連戰連捷之下,將明軍整體的氣勢都帶動了起來,尤其是江西會戰大敗滿清南征大軍后,更是賜下近千戰馬以及三倍於此的挽馬。
對於闖營來說,這些不適合戰場的挽馬也是極其富貴的軍事力量,其中大半在朱聿鐭看來不合格的馬匹,也被闖營當作戰馬使用,加上自己的繳獲,闖營在這次北伐之時,才有了萬騎規模,總算恢復了往日的幾分氣象。
而這一次,本就是闖營最拿手的敗退誘敵之計,當蒙古人縱馬追殺雜兵之時開始,就已經註定了他們即將面臨的悲慘下場。
以李來亨親率的三堵牆為先驅,以整擊零,直衝入蒙古騎兵之中,勢如破竹!
更多的闖營騎兵不斷的從各個村落之中躍出,不斷的匯合向前,如同一股颶風,側擊橫掃整支蒙古騎兵軍團。
這才是闖營最擅長的戰法,以雜兵崩潰進而誘敵,然後突出奇兵重創敵人。
這並不是詐敗,而是真敗,但敗的只是雜兵,闖營主力受損並不大,而且還可以從這些雜兵之中,挑選出來足夠多的青壯補充主力損耗,這也是闖營雖然屢戰屢敗,但最後卻是勢不可擋的根由之一。
不過蒙古人終究也是世世代代的強盜出身,一見勢頭不對,他們逃跑的速度一點也不亞於闖營,在接連擊潰數支蒙古騎兵后,其他風勢不妙的蒙古騎兵,已經一溜煙的逃回主力方向尋求庇護。
但是這一仗,闖營也是取得了極大的成果,斬首殺傷至少數百蒙古騎兵,俘獲戰馬更是過千,更重要的是,一戰將闖營的精氣神徹底給激發了出來。
尤其是三堵牆的騎兵們,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似乎已經將他們胸中那已經熄滅大半的熱血再次點燃了起來,無數吶喊咆哮的聲音,不斷的在闖營騎兵之中響起,似乎想要將心中的憋屈徹底的發泄出來。
闖營並不缺乏合適的騎手,缺乏的只是戰馬,在俘虜眾多的戰馬之後,闖營的騎兵數量不僅沒有因為這一場短促的突襲戰而減少,反而數量更上了一層樓,一萬餘騎的騎兵軍團匯聚而來,更是讓三軍都開始歡呼起來,士氣大振。
闖營騎兵的出現,也是讓清軍方面立即開始警惕了起來,再也不敢似方才那般如入無人之境。
在戰場上,配合步兵作戰的騎兵數量並不需要太多,只要有他們的存在,對方騎兵就不能橫行無忌,為所欲為。
因為只要被對方的騎兵給糾纏住,那等對方的步兵圍將上來,那失去了速度的騎兵就完全是步兵面前的一盤菜,由不得他們還能任性妄為下去。
戰爭到了這個時候,才真正進入第二階段,那便是闖營真正發力開始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