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已經決定撤出中原,但給阿濟格必要的安撫還是需要的。
探知阿濟格已經回京之後,孝庄也借小皇帝之手發布了一道詔令,傳令全軍立阿濟格為征南大將軍,統合率領全大清除兩黃旗的兵力對敵決戰。
但是這道旨意到底還有多大效果,還有多少人願意聽從,孝庄根本就不去想,也不願意去多想。
既然阿濟格想戰,那就讓他去碰碰運氣唄。
在下了這道詔書之後,孝庄也不與阿濟格打招呼,又是一道旨意傳下,大清局勢艱難,身為皇帝憂慮在心,特意移駕向北,前往大清列祖列宗龍興之地虔誠祈禱,為大清求得天心國運!
這個爛到家的逃跑理由,自然讓阿濟格暴跳如雷,但是無論阿濟格如何憤怒,如何幾次三番的要求皇帝留在京城,坐看他與明軍決一死戰的結果再走也不遲。
但是孝庄太后卻是毫不理會,打包的速度一點也沒耽誤。
有兩黃旗在手的她,篤定阿濟格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跟他翻臉,讓滿八旗先一步內訌,然後便宜明軍,因此她是一點也不慌,更加不會停止她的動作。
孝庄太后這道旨意一下,整個八旗已經不可避免的全面動搖起來。不僅僅是滿八旗,甚至漢八旗都開始燥動難安起來,誰都明白,在皇帝都開始逃跑的情況下,北京城是不可能守的住的。
至於蒙八旗,根本就不需要滿八旗多考慮,在河南府兵敗的消息傳回后,蒙古八旗早就已經策馬馬北,直衝塞外而去。
在他們看來,滿清這艘破船馬上就要沉了,他們犯不着為了滿清而陪葬。
就在孝庄緊鑼密鼓的準備轉移之時,一個噩耗先一步傳了過來,山海關遭到突襲。
山海關如今遠在後方,留守兵力並不多,只有正藍旗一個不滿編的老弱留守,猝不及防之下,被浮海而來的明軍一個衝鋒便即直接拿下,據敗兵傳回的消息,至少有數萬的明軍浮海而來,如今已經將山海關的後路徹底斷絕!
這是滿清回遼東最方便的一條路線,山海關一失,也意味着清軍必須穿越茫茫草原,繞上一個大圈才能回歸遼東。
這對於已經有些風雨飄搖的滿清自然是一個極大的噩耗,甚至孝庄都有些懷疑自己一意孤行撤退,到底可不可行了。
出身蒙古部落的孝庄比起滿清,更加了解自己的族人,這些牆頭草,從來只崇拜強者,對於弱者是沒有絲毫的憐憫之心的。
滿清如今形勢危急,指揮蒙古人同舟共濟,那還不如指望天兵天將下凡解救滿清來的現實一些。
若是沒有足夠的武力保障,他們想要越過草原,那簡直就是如同羊羔落入狼窩之中,會被貪婪又殘暴的蒙古人直接撕成碎片!
到了這個時候,孝庄也顧不得之前對阿濟格的旨意了,派人傳旨各旗,要求其與自己一同行動,合兵撤向遼東。
因為對於這場戰事的不看好,包括兩白旗在內的滿八旗上下對於撤退回遼東,都是沒有什麼異議,甚至包括阿濟格在內,都已經對勝利失去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