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方向,當道而立的是陝西綠營兵。
這些綠營兵並沒有參與到洗城的行列之中,並不是他們不想去洗城,而是滿清根本不打算帶他們一起玩。
在滿八旗依舊具有極大威懾力的情況下,綠營兵儘管個個不忿,卻也沒有人敢於當著這些大太君的面造次,只能依舊依令駐紮於各個防禦點,擔當起阻滯明軍進攻的橋頭堡。
但是當大地開始劇烈顫抖起來時,只要從斥候口中聽到那望着那一眼望不到邊的,不知數量何等龐大的滾滾騎兵,陝西綠營將領本就不多的戰意,立即消散的無影無蹤。
發財的時候沒自己,拚命的時候卻要讓自己頂在最前,這是哪門子的道理?難道自己是後娘養的不成?若是你韃子凶焰最盛之時倒也罷了,如今都已經快要覆滅之時,卻還這般蠻橫霸道欺負人,老子還能再慣着你?!
眼見明軍騎兵衝鋒的勢頭極快,幾乎是全速而來,陝西綠營前鋒的將領根本沒有任何猶豫,將綠旗直接甩在地上,直接拿出一面紅旗掛上旗杆上,直接就地倒戈。
這似乎是一個信號,轉眼之中,兩萬餘的陝西綠營兵,在明軍騎兵奔來的數分鐘時間之中,便即全部棄了綠旗,重新換上了大明的紅旗,也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裡找到的這麼多的紅布,不過由此可見也是已經蓄謀已久了。
在尷尬的相互觀察一番后,眼下也沒有任何的猶豫的時間,各軍將領聯手陝西綠營的兩位總兵官,派出了使者,直接迎着明軍而去,向明軍傳達他們將主決心投降的意圖。
好在時間還是有的,在收到當面清軍已經決定投降的消息后,明軍統帥曾國維直接命令他們將領出營,全軍離開陣地讓開道路,方便明軍騎兵通過。
當明軍騎兵到達時,綠營,不,已經下定決心反正的大明忠誠的將軍們,已經全部按照命令來到道邊,跪了一地,高呼着投降。
不僅僅是他們,連同他們的士兵,全部離開修築完善的陣地,列於道邊,更是十分貼心的趁着明軍未至之前,前地面緊急修葺了一番,避免明軍通過時馬失前蹄。
對於這些陣前倒戈、並且表現的極為乖巧的傢伙們,明軍騎兵統帥曾國維並沒有為難他們,不過也沒有接受他們的投降,畢竟皇帝就在後面,就算受降也不是他能夠作主的。
不過就算不能受降,但命令他們調轉槍口攻擊清軍,以實際行動表明投降誠意,卻還是有這個權限的。
曾國維的要求,很符合這個時代的規矩,降兵想要被人取信,就必須拿出投名狀出來,而眼前的清軍就是他們最好的投名狀!
曾國維並沒有停留太長時間,在留下兩千騎兵警戒這些降兵動向後,大隊根本沒有停留,直直的向著北京城撲來。
明軍騎兵的到來,以及綠營兵毫不作為的場面,自然也被清軍斥候盡收眼底。
雖然對於明軍這麼快便即殺至北京城下,讓阿濟格有些不敢置信,但卻並沒有多少驚懼之意。
事實上,在明軍騎兵剛剛出動時,阿濟格就已經得到了烽火傳信,根本沒有任何的猶豫,他就已經開始吹號收兵。
在明軍到達通州城綠營攔截陣地之時,清軍各部早已經聚攏完,並且已經開始動身向著密雲方向遠去了十數里了,只是原本還等着看明軍與綠營兵廝殺起來,掩護己方大軍撤退的滿八旗,卻是愕然被斥候帶來的消息擊的當場楞住,綠營兵竟然直接選擇了陣前倒戈,並且直接調轉槍口,向著北京城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