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濟格不知道的是,其實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明軍的監控之中。
若是他肯多耐心的等待幾日,他就會驚訝的收到海州城依舊沒有被攻破的消息。
海州城外的明軍數量確實是有十多萬,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輔兵和水手,雖然頂盔帶甲的列隊於城外,看起來像模像樣,但是論起真正的戰鬥力,他們還是要遠遜於這次北伐,在各個軍中所精心挑選出來的主力軍隊。
這次海州城外明軍主力其實只有一個師,一萬三千人上下,雖然這點兵力足以應對海州城內的滿漢八旗兵,但是若是單靠他們進攻,損失一定不會小到哪裡去。
若是揮動城外近十萬,沒有受過多少軍事訓練的二線兵進攻,那誰也不知道最後會打出個什麼樣子出來,也許會神勇無敵,也許會一觸即潰,誰也不敢冒這個險。
因此,在阿濟格舉兵南下之時,海州城依舊還在‘激烈’的交戰之中,短時間內根本無法看出勝負來。
而明軍的主力,近六萬的騎兵,則是早就已經聚集於錦州周邊數十裡外盤山城內,一連數日都在觀看着阿濟格的賣力表演,無論他是佯攻錦州,還是不斷的派出軍隊試探南下的可能性,全部都盡數落入明軍斥候眼中。
在阿濟格自以為得手之時,一直聚精會神觀察着清軍動身的錦州守軍,在發現清軍人去營空之後的第一時間,錦州城的烽火便即立即點燃,一道又一道巨大的烽火照亮夜空,順着早就準備好的烽火台,連綿的向著盤山城等待已久的明軍主力發送信號。
同一時間,錦州城明軍主力開始開出城池,按照參謀部提前設好的作戰方案,開始搶佔各個早就標定好的交通要道,並且開始緊急挖掘工事,作好了獨自阻攔清軍撤退的準備。
但因為將沿路的烽火台全部清理個遍的緣故,阿濟格卻是根本沒有看到北邊的烽火信號,事實上還有一些沒有暴露的烽火台,在看到這早就敲定好的信號,也不會去摻和進去。
仗着地形熟悉,一夜之間,阿濟格便即強行軍了數十里,在天亮之前,便即悄無聲息的將寧遠圍的水泄不通。
在他面前的寧遠城,似乎毫無防備一般,城牆上只是星星點點的火把照明,偶爾可以看見來回巡視的明軍,雖然這些明軍巡視的密度,幾乎是連成一片,似乎沒有間隙的存在,但對於阿濟格來說,這已經是十分理想的偷襲機會了。
夜色之中,很不方便軍隊的調動,為了避免打草驚蛇,阿濟格也是下了血本,直接將身邊的白甲兵護衛給充當了先鋒,令他們先偷襲拿下一塊城牆,掩護大軍全面攻城。
好在為了這一次偷襲,清軍方面準備的極為充足,因為清楚寧遠城城牆的高度,這一次甚至隨軍還帶着數十架可以快速組裝起來的雲梯,倒也方便。
在幾乎毫無抵抗的情況下,清軍便即摸到了寧遠城下,輕手輕腳的將雲梯搭上城頭,精銳的白甲兵便即魚貫而上,開始登上城頭。
他們的進攻處,正好是明軍巡視最為鬆散的城牆匯合夾角之地,無數的白甲兵毫無阻攔的登上城頭,這才駭然的發現,在城牆弩牆之下,無數明軍正死死的盯着他們,看這模樣,似乎早就等待着他們的到來了。
雖然這很不可思議,但是事實就擺在他們面前,剛剛登上城頭的白甲兵們,還來不及發出一聲怒吼,兩個方向上的火銃就開始轟鳴起來,這些第一批登城而上,數十個武藝精湛的白甲兵,就在一輪火銃下,全部憤怒的倒在了火銃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