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問題(2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2462 字 1個月前

唯一不必要為此背鍋的,便是各部的文選司與武選司官員了,他們只要按照正常程序升遷或者處置官員,那不管被提拔的官員最後爆出什麼雷來,這道律令就都不會落在他們身上。

只不過若是被查出有循私舞弊的行徑,他們的處置也同樣受用於這條律令。

這可以最大程度保證官員的升遷,完全是通過程序而來,而不是通過人情事故而來,讓整個官場和整個社會的流動,不再是大明之前越來越糟糕的負循環。

當然只靠督察機構來執行這一套程序的話,難免會出現尾大不掉,甚至蹋方式腐敗的可能。

必須有一個機構來制約督察機構的動作,這個機構朱聿鐭也已經有了構想,那便是滿清時期發明出來的官員秘奏彈劾制度,不過更進了一步。

朱聿鐭打算以督察院監查朝中及地方官,但地方官及當地錦衣衛,則是可以以密奏的方式,彈劾御吏與巡安執法犯法事,或者彈劾兩方勾連者。

這進一步的加深文官之間的互不信任,防止他們沆瀣一氣,聯手蒙蔽朝廷,可以讓皇帝及中樞,多上一條看清地方及督察院監管不法的通道,也算是一種兼聽則明的辦法。

當然這個制度除了錦衣衛外,能夠密奏的官員,起步也要知府一級的才可,否則全國這麼多的州縣都這麼搞,那皇帝估計只是全部看完,就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了。

不過理想是好的,真正實行之時,必然會出現眾多的問題,對此朱聿鐭是早有心理準備,也做好隨時補充加入的辦法。

在將這些想法,全部列在紙上,防止自己忘記之後,朱聿鐭也在考慮另一個巨大的問題,那便是如今大明人口巨大缺口的問題。

連年的戰亂,帶來的不僅僅是國家的元氣大傷,更是帶來了到處殘破,人口數量急劇減少的巨大問題。

如今的大明軍隊雖然不斷的勝利着,但是只是剛剛打下的遼東,人口密度就稀疏的令人髮指。

在滿清多番的屠殺下,遼東原本數百萬的漢民,如今已經十不存一。再加上這次遼東的徹底大清洗,那些投靠滿清,死不悔改的漢八旗也被狠狠清洗了一番。

因此,雖然沒有進行過人口統計,但朱聿鐭估算着,遼東還存在着的漢民數量,老幼婦孺全部加起來,估計最多也就數十萬人而已。

遼東這麼大的地方,這麼點人根本無法支撐起龐大駐防軍隊的需要,更可怕的是,這些人大半還是對大明離心離德的。

因此遷民實邊,就是一件不得不進行之事,但殘破的北方,百姓的數量同樣處於一個危險的警戒線附近徘徊,靠這點人力想要恢復北方的社會秩序,就已經是有些艱難了,而想要大規模的遷民實邊,短期內根本就不太現實。

但是沒有足夠多心向大明的百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那遼東就不可能穩固的保持在大明國土之內。

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感謝書友年華逝去情誼存的打賞。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