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奏章(2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2509 字 1個月前

不過這種沁菩薩官員,對於同為文官體系的內閣來說,大加處理顯然不太可能,之前的嚴厲批複最多也就是敲打一二罷了,就如同酒桌上的罰酒三杯。

但是這事到了朱聿鐭這裡,就完全是另一碼了。

他可以容忍官員辦砸事,也可以容忍官員的能力不足好心辦錯事,但卻是不能容忍佔著茅廁不拉屎的官員,既然啥事都不想伸手,那自己何必花錢請他上班,直接擺一個石像放在官位上多省事,還能少出一些工資。

不過因為啥也不管,倒也有一個好處,那便是這人並沒有欺壓地方、魚肉地方的劣跡,也沒有什麼出格的貪污腐敗的事情,完全就是一個不合格的庸才罷了。

既然只是不合格,並沒有其他的事情,那用刀子說話顯然也是有些太過於嚴苛了。

但是既然他已經惹的皇帝老兒心情不好,那朱聿鐭以其大災之年無所作為,罰他連降三級,直接為一縣主薄,或者直接令他致仕還鄉,卻還是可以的。

因此朱聿鐭十分乾脆的批複連降三級,以觀後效的批語后,便即為這事劃了一個句號。

至於那個平陽縣令,本着不偏聽偏信的想法,朱聿鐭同意在奏章之後加了一句,查驗那位縣令在水災之中表現幾何,若有功績,便可立即提拔其成為溫州府知府。

雖然話中說是需要查驗,但是朱聿鐭卻是很明白,他這批複送到內閣后,那人必然一躍而起,成為大明政壇之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畢竟這種內閣都不知道的人物,居然可以讓皇帝特意給點出來,這本就是一種政治暗示,又怎麼可能會被這些官場老油條所給忽略過去?

這便是身為皇帝,握有權柄的好處,只是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就直接令兩人的人生軌跡發生極大的改變,獲得不同的人生。

好在這種災荒的奏章並不多,其他一些蝗災、旱災,都是小規模的發生,而且根據奏章上來看,各地官員的處理也還算過的去,朱聿鐭便即再沒有推倒重來的意思。

不過唯一令朱聿鐭十分不爽的是,這些官員們似乎為了顯示他們的文才,也似乎是因為大明奏章制度的死規定,這些官員們的奏章都是如同小腳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其中最令他不耐的便是,從奏章最前的問候語開始,一直到進入正題,沒個幾百上千字,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後續的處理過程,更是不斷的被妙筆潤色,一道奏章沒個幾千字,似乎都顯示不出來這些酸丁們的手藝一般。

這不僅嚴重的浪費價格昂貴的宣紙,更是令朱聿鐭的閱讀體驗十分的差。

好在,有內閣先過了一遍,將奏章的主要內容已經提煉而出,貼在一邊,並附上內閣的處理意見,這也為朱聿鐭減輕了大半的壓力,不需要浪費太多的時間。

儘管如此,朱聿鐭依舊再次立了一個與朱元璋一樣的規矩,有事說事,別在這奏章之中寫與內容無乾的事情。

不過朱聿鐭做的更狠,直接限定奏章數字不得超過一千,若是出現與內容不符的問候文字,則立即計負於官員考成之中。

雖然規矩再一次立下了,但是想要產生效果,至少還需要數個月的功夫,在這之前,朱聿鐭儘管煩燥難當,但卻依舊只能鑽入奏章堆中,與之不死不休的征戰。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