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族滅(1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2389 字 1個月前

時間匆匆,轉眼便即是數個月的時間流過。

如今整個大明已經澎湃出旺盛的生命力,各地受到的戰爭創傷,正在快速的恢復着,隨着六大軍區的確立,在眾多閑置的田地在手的情況下,軍功田也在按部就班的不斷落實。

不過朱聿鐭不打算再恢復之前已經被打的稀碎的衛所,同時也廢除了軍人世代傳承的規矩,一旦軍隊中有人退役,他們的後人可以自由選擇職業,而不是再如之前那般子承父業。

但是因為巨大的慣性力量,這些軍人在得到數量眾多的軍功田后,已經開始初居家族的稚形,他們中的下一代,習武者卻是比比皆是,想必這一代未來依舊是軍隊之中的主力。

對於這點,朱聿鐭不會幹涉,軍隊需要傳承,也同時需要新鮮血液,只要不形成一個個被世家把持的小山頭,那他就沒必要去管。

如今大明國內已經沒有大的反對勢力,反而清剿地方的陳年積匪,已經成了各地最大的軍事動作。

在各地軍隊嚴厲的清剿下,各地的土匪、路匪數量開始稅減,地方上的治安問題,也在快速的好轉起來。

有了安全的環境,各地的農業已經開始大規模的恢復,往日的拋荒地,如今大多都開始重新種植起來。

而且因為有已經開始遍及全國的銀行體系的支撐下,農民們能夠拿到利息極底的貸款用予購買農具和種子,甚至數家合力也能買來一頭耕牛,開荒的速度更是快的出乎朱聿鐭的預料。

一片欣欣向榮的模樣,似乎讓人有些不真實的感覺,似乎那數年前還存在的亂世,已經如同隔世一般,太平盛世似乎一夜之間便即再次回到了這片古老而又飽經磨難的土地上了。

在遼東,對於滿清餘孽的清剿從來沒有停止過,隨着蒙古人參與進來,滿清餘孽的壓力更加的巨大起來。

這些沒有第一時間被遼東艱苦的環境淘汰下來的餘孽,已經開始適應這白山黑水的環境,雖然在群戰之時,依舊是被明軍越來越正規化的軍隊按在地上摩擦,但在單打獨鬥、偷襲破壞之時,他們已經開始慢慢佔據上風。

不過好景不長,在同樣擅長打獵的蒙古人與李成棟招攬而來的更加適應遼東這環境的生女真打擊下,滿清餘孽的遷涉腳步,就根本停不下來了。

一路向北遷涉,完全就是一部血淚史,大半的建奴餘孽,並不是死在敵人之手,而是在這天地之威之中,被活活的凍死,餓死。

畢竟他們是逃命者,一路上不敢生火造飯,只能風餐露宿,強壯一點的還好,老弱婦孺,基本上遺屍一路,就象一個坐標指示牌一般,指引着建奴北遷的道路。

在大明不死不休的追殺下,也不是沒有絕望之中,奮力向回殺來,想要亡命反撲的悍勇之徒。

但是他們的下場,基本上要麼被亂槍打死,要麼就是被射成刺蝟,成為這白山黑水的養分。

這種艱難困苦的逃亡生涯之中,阿濟格在堅持了半年後,便即病倒了,而在他之前,一直養尊處優的一大堆建奴直系後代,就已經死了七七八八,如今還能隨軍前行的,已經只有多鐸最後一個兒子了。

此時的阿濟格基本上已經完全的絕望了,因為再向北他也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出路,甚至因為進入偔春等部的地盤,他們的隊伍還不斷的被這些土人襲擊。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