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1 / 2)

他用的稱呼不是固山額真而是征南將軍,就是要告訴趙布泰眼下不是保存實力的時候。

再這麼下去,等到吳三桂的本家兵死傷差不多了,趙布泰便是想要出兵也沒有意義了。

趙布泰知道吳三桂心中有氣,他眯着眼睛笑道:“本將這便出兵。”

說罷大手一揮,將旗官心領神會揮動旗幟。

霎時間,早已等候多時的精銳清軍八旗兵紛紛從兩翼朝昆明城包抄而去。

他們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從側翼進攻昆明的東、西兩門。

這也是趙布泰的策略。綠營兵在北面牽制,吳三桂的主力本家兵去啃最難啃的硬骨頭。

而八旗精銳進攻相對兵力薄弱的東西兩翼。

這個計劃在他看來簡直是天衣無縫,唯一的問題可能是吳三桂的部眾損失有些慘重。

不過這在趙布泰看來根本就不是什麼大問題。

吳三桂雖然被封平西大將軍,但說到底也就是個奴才。

所謂的老關寧兵不也是八旗的手下敗將嗎?地位嘛自然是沒有的,最多比綠營兵高一些。

藉著這個機會挫一挫吳三桂的銳氣,消磨消磨他的實力,趙布泰自然樂得見到。

……

……

城頭之上,朱由榔第一時間發現了清軍的動向。

只見清軍從兩翼包抄而來,直取東西兩門。

總的來說,明軍的布防是重南北,輕兩翼。

但這是相對而言的,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兵力調配可以根據戰場形勢隨時調整。

趙布泰顯然是發現了明軍布防的虛實,這才會令八旗兵從最薄弱的環節進攻。

朱由榔在後世曾經看到過一種說法,叫做八旗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他十分懷疑這種說法的真實性。

畢竟李定國也曾正面擊殺尼堪證明了明軍並非不堪一擊。

這種說法應該是在不斷誇大的過程中以訛傳訛,最終人云亦云所致。

當然,八旗的戰鬥力是肯定強過綠營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比吳三桂的本家兵還強。

朱由榔還是覺得不能掉以輕心,他與李定國商議一番后,決定調撥一些士兵前去東西兩段城牆。

當然,調撥的人數不會太多,朱由榔決定徵集一部分城中青壯百姓上城頭協助守城。

……

……

“阿爹,你真的要上去守城嗎?”

二丫面色慘白,緊緊咬着嘴唇。

“這是命令,是陛下的旨意。”

周平咽了一口吐沫,強自擠出一抹笑容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