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1 / 2)

只見一枚手榴彈砸在人群中,立時將幾十名清兵炸飛,斷肢殘臂散落一地,到處都是哀嚎聲。

戰爭毫無疑問是殘酷的,但這些明軍士兵心中沒有一絲同情。

畢竟那些攻城的清兵都是出自八旗,是正兒八經的“東虜”。

這些虜賊不知殘害了多少漢家百姓,如今只是用他們的鮮血來還債而已。

饒是如此,明軍將士們仍然覺得不過癮,嘴裡間或夾雜着幾句咒罵。

慢慢的城頭的明軍士兵穩住了局勢,剛剛起勢的清兵被兜頭澆了一盆冷水,攻勢弱了不少。

趙布泰自然把這一切看在眼中。

一向以精明算計著稱的他不禁皺起了眉頭。

他怎麼也沒想到,朱皇帝會調用錦衣衛馳援弱側。

有時戰局就是這麼變幻莫測,一支生力軍的加入會立刻改變局勢。

說到底還是他們大意了。

本以為明廷丟失貴州之後會慌亂不已,昆明唾手可得。

誰曾想明廷居然決定死守昆明,無論從城頭布防還是兵力調撥來看都顯得遊刃有餘。

而清軍因為急着趕路,根本沒有帶什麼攻城器械,甚至連火炮都沒有帶。

這種情況下,只能用戰損最大的蟻附攻城。

說白了,趙布泰在決定攻城的那一刻,就沒有考慮戰損的問題。便是五比一、十比一的戰損都無所謂,只要攻破昆明生擒朱皇帝,明廷就亡了。

這是戰略層面的意義,與之相比,幾百幾千清兵的性命根本不算什麼。

只是現在看來,便是犧牲戰損也無法立刻拿下昆明城。

如果耗下去,對清軍十分不利。

哨騎已經打探過了,方圓幾十里的百姓都被遷入城中,根本找不到糧食。

這種情況下,清軍僅靠隨軍攜帶的糧食根本支撐不了多久。

真是可惡!

他當然不能在全軍面前承認自己的失策,只能捏着鼻子繼續猛攻。

畢竟這個時候如果放棄之前的努力就全廢了。

趙布泰側着腦袋朝吳三桂道:“平西大將軍覺得明軍還能支撐多久?”

吳三桂見趙布泰這麼問,略加思忖道:“那要看我們的決心。”

“哦?”

“征南將軍若不把最精銳的軍隊放出,怎麼知道明軍能撐多久呢?”

話說到這個份上,趙布泰自然再也裝不了了。

其實從一開始他就有私心,先是讓綠營攻打北門,之後派吳三桂的嫡系猛攻南門。

在這之後他才派出八旗精銳。

饒是如此,他還是把最精銳的嫡系旗兵留在了身邊。

見吳三桂把話挑明了,趙布泰也不氣惱,哈哈大笑道:“本帥不曾想明軍如此抗打,既如此便叫他們嘗嘗八旗精銳的厲害。”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