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朱由榔手中的兵力有限,一兵一卒都需要用到刀刃上。
新兵已經訓練了一個月了,基本的行軍列隊沒有什麼問題,但上陣殺敵是肯定不可能的。
不過朱由榔決定讓這支新軍參與到這次行動中來。
未必讓他們發揮多大的作用,但至少讓他們見見血練練膽氣。
新兵只有見了血才能有所成長,要不然永遠都只是新兵蛋子。
這次行動的核心力量肯定還是李定國麾下的悍勇之師。
雲南雖然很窮,但養五六萬精銳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守城至少要留下兩萬人。
也就是說攻打重慶朱由榔最多只能帶三萬人。
當然,屆時可以命十三家配合出兵,相信他們不會拒絕也沒有理由拒絕。
如果攻打下重慶,對大明的意義是極為重大的。
明軍各勢力得以成功連成一片,可以首尾相顧。
只是這樣一來朱由榔便需要保證有足夠的實力來守住重慶。
在三潭中譚文被殺,其餘二人叛變的情況下,多半只能依靠十三家的力量。
心中既已有了主意,朱由榔便召李定國入宮商議細節。
朱由榔的性格是事必親為。既然決定攻打重慶,是一定會御駕親征的。
對此李定國心中十分欣喜。
陛下這些時日的轉變實在是大。從一開始的見到風吹草動就跑路,到敢於留下來與將士們一同抗清再到御駕親徵收復失土。
李定國感到十分欣慰。
只要天子有了勇氣,將士們便有了底氣,誓與東虜死戰到底。
第0033章 嫌隙
但欣喜之餘,李定國還是有些擔憂的。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三萬大軍北上,糧草消耗是個大問題。
這些年來靠着軍屯雲南明軍勉強可以自給自足。
但這是建立在守土的基礎上的。
大軍長途跋涉行軍和守城消耗糧食的量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從昆明北上入川,勢必要經過建昌。
劉文秀當初在那裡軍屯時儲存了不少糧食。
故而明軍北上時可以不攜帶太多糧食。
但儲備糧這種東西就是用來以防萬一的。
吃的時候倒是痛快,但吃了可就沒了。
如果此戰把重慶打下來了還好。若是沒能打下重慶,對於雲南明軍的打擊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