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二人聊得很開心,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東南的張煌言和鄭成功身上。
“延平郡王前些時日派人送來了書信。”
文安之頓了頓,仔細觀察着朱由榔的神色。
他從袖子里掏出一封摺疊的滿是摺痕的書信恭敬的遞送到朱由榔手中。
“請陛下過目。”
朱由榔接過信來展開看,只看了幾行便放了下來。
“延平郡王是想發動長江之役啊。”
在原本歷史中,1659年也就是永曆十三年四月,鄭成功、張煌言等率領大軍北上進入長江。
這支兵力是十分雄厚的,有大小船隻三千餘艘,兵十萬眾。
面對如此一支犀利大軍的突然襲擊,清軍守軍接連潰敗,到六月末的時候明軍已經佔領了瓜州、鎮江。
這個時候南京已經是唾手可得,鄭成功理當率兵猛攻南京。
可惜他沒有這麼做,而是搞什麼祭奠太祖皇帝的典禮。
這已經是七月十二日的事情。也就是說足足半個月,鄭成功所部在拿下鎮江后什麼都沒有做。
如此一來,戰機貽誤,七月中旬清軍援軍陸續抵達,最終化解了南京之圍。
整個過程其實並不複雜,鄭成功有足夠的時間拿下南京,但他卻中了郎廷佐、管效忠等人的緩兵之計,兼有宋襄公之仁,最終錯失好局。
如果南京能拿下來的話,南明的形勢將完全不同。如果籌謀得當的話,甚至可以做到和滿清划江而治。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失敗就是失敗了。
“延平郡王是怎麼把信送來的?”
面對朱由榔的疑惑,文安之笑着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那送信之人剃了光頭,扮作和尚一路穿過東虜控制區域這才艱難抵達奉節。臣已經查驗過信上的印信,是延平郡王的小印無誤。”
朱由榔點了點頭。
滿清入關之後推行十分嚴格的剃髮令,但有幾類人是不需要剃髮的,和尚、道士便在其列。
“這位送信的勇士還沒有走吧?”
“如今他尚在奉節。”
“朕有些話想對他說。”
細細算來應該沒有多久鄭成功就要揮師北上發動長江之役了。朱由榔也不知道趕不趕得及,但凡事總歸要試上一試。
鄭成功在長江之戰中犯了兩個嚴重的錯誤,其一是貽誤戰機沒有速戰速決。其二就是攜帶了士兵的親眷。
這樣一來將士們心裡挂念着親屬,勢必在戰鬥中畏手畏腳,發揮不出全部的戰鬥力。
許多史料中沒有提到,或者對此一帶而過。但朱由榔卻認為這是鄭成功大軍落敗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