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2 / 2)

朱由榔心道也是,便宣文安之覲見。

很快,文安之便應宣前來,朱由榔和聲道:“快給文督師賜座。”

文安之畢竟已經上了年紀,別把老人家累壞了。

“臣謝過陛下。”

文安之拱了拱手,繼而坐在了朱由榔賜下的錦墩之上。

“文督師,朕收到一封信,你也來看看吧。”

韓淼遂將信送給文安之看。

文安之接過信便看,看罷之後面上絲毫沒有震驚的表情。

“陛下,這王賀年是老臣安插在重慶的暗樁。”

文安之解釋道:“上一次老臣率部攻打重慶時他便居中運作,可惜二潭反叛功虧一簣。這次他得知陛下御駕親征,定然會有所行動。”

朱由榔恍然大悟。

看來這個時代在敵軍陣營安插細作是一個常用的手段。明軍在清軍那裡有細作,說不定清軍在明軍這裡也有細作。

只是有一點朱由榔想不明白,既然這王賀年是文安之的人,這封信怎麼會先送到他這裡來?

“文督師,這信為何會送到朕這裡來?”

“實不相瞞,聽聞陛下要御駕親征來到奉節,臣心中十分高興。只是臨時修建一座行宮肯定是來不及了,故而朕便把督師府騰讓了出來。那送信之人大概只認識督師府,還以為老夫就在裡面,這才把信送來。”

經由文安之一番解釋,朱由榔卻是把一切都理順了。

“原來如此,文督師真是有心了。”

朱由榔心中一暖。

文安之為了川東可謂是操碎了心啊。

不但要負責聯合各部,把相互之間有些擰巴的舊川軍、夔東十三家、以及一部分西軍余部聯合在一起,還要安插細作監視重慶方面的一舉一動。

很難想象這一切是一個已經古稀之年的老者做出的。真是難為他了。

一定是有一個念想在支撐着文安之,不然便是鐵人也得垮了。

這個念想便是大明中興,神州光復吧?

“陛下,這些都是老臣應該做的。”

文安之有些激動地說道:“眼下當務之急是和晉王商議攻城的時機。王賀年不可能時時刻刻都洞悉東虜的動向,時機若是錯過了,便可惜了。”

……

……

第0053章 大軍出征

不得不說,奉節方面的執行力還是很強的。

攻打重慶所需的竹筏小舟僅僅用了十天便全部趕製完畢。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