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火繩槍百分之五十左右的點火率相比,燧發槍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點火率可謂極為高效。
定裝紙殼火藥也使得燧發槍射速大大提升,但再簡化還是要有熟練度的。
只有經過日常大量的訓練,讓士兵們形成一種肌肉記憶,才會在戰場上遊刃有餘不犯錯誤。
總體來說,定量的訓練是培養新軍的關鍵。
朱由榔能做的也只是寫出一份教程,至於具體的執行還要看一級級教官。
只是朱由榔對教官的素質還是有些擔心的。
畢竟這些教官大部分都是以前明軍中的老兵,更多的是靠經驗來教授。
要想真正實現它心目中的新軍模式,就需要培訓一批新式軍官出來。
看來皇明軍校的建立刻不容緩了啊。
朱由榔洋洋洒洒寫了千餘字,剛想休息一下,內侍韓淼便報說文安之求見。
朱由榔連忙召見。
卻見文安之風風火火的進入屋內,沖朱由榔拱手禮道:“陛下,大喜事啊。”
見他眉飛色舞一反常態的樣子,朱由榔不由得有些好奇了。
是什麼大喜事,把一向穩重持重的文督師都高興成這個樣子了?
“哦?何喜之有啊?”
“陛下,張煌言、鄭成功部撤出長江後攻佔了舟山群島,如今已經有了立足之地。”
朱由榔聞言也是吃了一驚。
原來鄭成功攻打南京失敗后並沒有像歷史中那樣直接大撤退,而是和張煌言會和殺了一個回馬槍拿下了舟山群島。
也許是朱由榔那封信提醒起到了作用,使得鄭成功主力損失不像原本歷史中那樣嚴重,有資本再去攻打舟山群島吧!
……
……
第0074章 舟山,舟山!
舟山。
張煌言望着不斷拍打礁石的浪花,一時神情恍惚。
“吾於君母恩俱未報,若母屍不獲,毋收吾骸。”
他的耳畔又想起張名振的遺言。
永曆九年他和張名振再次踏上舟山的土地,張名振着縞素入舟山城,遍覓母屍,哀動三軍。
歲末,憂傷成疾的張名振病入膏肓,彌留之際便說了那句話。
隨後他猛然起坐,擊床而逝,死不瞑目!
那時張煌言就在他身邊!他忘不了那個場景,這輩子都忘不了!
除了魯王,張名振可謂是張煌言這輩子最重要的人。
他們之間是同僚,是朋友,是至交。可惜斯人已去獨留張煌言一人。
張名振的遺願是抗清振明,張煌言當然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