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2 / 2)

文安之細細看之,上面寫的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字寫的十分工整,雖然筆力稍顯不足,但對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

“臣謝過太子殿下。”

“太子來了便入席吧。”

見朱慈煊和文安之關係處的很好,朱由榔很是欣慰。

“老臣活了七十餘載,七十餘載啊,還是第一次見到天子給臣子慶生的。”

憋了好久,文安之終於還是說出了心裡話。

“老臣這輩子值了!”

文安之老淚縱橫,哭的就像個孩子。

“文閣老有功於社稷,朕這麼做是應該的。”

朱由榔笑道:“便數滿朝文武還有誰比文卿做的更好?卿是當之無愧的百官表率啊。”

這麼多年的獨自支撐,這麼多年的默默努力。

文安之沒有抱怨過一句,但當他聽到天子這番話后他的情緒再難控制,嚎啕大哭道:“老臣一定要親眼看到王師北定中原,老臣一定要活到那一天!”

“這好好的怎麼哭起來了。”

朱由榔親自取了帕子替文安之擦去淚水道:“文卿輕輕鬆鬆便長命百歲,自然能看到那一天。”

“烈皇帝曾經說過一句話,群臣皆負於朕。”

文安之哽咽道:“老臣每每想到這句話都會心如刀割。老臣恨不得早生十年,助烈皇救大明於水火。”

頓了頓,文安之接道:“現在老臣不希望早生,只希望晚生。若是晚生個十年,二十年或許能夠為大明多做些事情。”

朱由榔安慰道:“文卿已經做的很好了。”

“兒郎們都長大了,也該他們多承擔些責任了。”

這些老臣固然好用,但確實不能把責任都壓到他們身上。

也該給年輕人些機會。

譬如太子,朱由榔就準備多帶在身邊教他處理奏疏,教他決斷。

未來大明是什麼樣子,朱由榔無法具體描述,但一定是蒸蒸日上的。

只要一直有熱血在希望就在。

“戊子新正吉,春享祖廟親。

祀事欣已成,肅駕回宮宸。

登輦偶一顧,輿南一輔臣。

貌奇真才傑,形端氣志伸。

外焉秉貞一,內則抱忠純。

誠正輔吾躬,清白飭乃身。

予喜荷天眷,齎賢作邦仁。

庶幾皋夔輩,望以康斯民。”

朱由榔情之所至吟長詩一首。

“這是世宗皇帝作的詩,朕便拿來贈與文卿。”

朱由榔朗聲道:“文卿便是朕的卧龍先生,願你我君臣以此共勉。”

……

……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