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1 / 2)

“這是雙牛峰,這是卧牛嶺,這是駝峰嶺。”

張煌言侃侃而談道:“都是一等一適合建造山寨的地方。它們離四明山的距離都不算遠,可以相互馳援。”

“兵丁的事情蒼水兄可考慮好了?”

鄭成功對張煌言的選址還是很有信心的,只是這兵丁一事還是需要好好商議。

雙嶼的駐軍勉強算夠,肯定不能再分人去駐紮。

舟山本島倒是有不少兵,但真的要那麼老遠調過來嗎?

張煌言彷彿能夠看出鄭成功心中所想,笑着解釋道:“這個大木你不用擔心。有不少百姓都願意從軍呢。”

鄭成功驚訝道:“是上次從餘姚帶回的那幾千人?”

“是也不全是。”

張煌言得意道:“餘姚、紹興、湖州、嘉興。這幾處地方我都派人前去遊說,不少百姓都願意加入明軍。”

鄭成功感慨道:“還是你蒼水兄的面子大。若是我去遊說怕是人家理都不會理我。”

張煌言有些尷尬道:“大木言重了。我也是厚着臉皮寫了數封親筆信,命人潛入城中四處遊說。也有不少拒絕的,不過總歸是沒有白費力氣。”

稍頓了頓,張煌言接道:“我想的是找機會把這些百姓先遷移到島上,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再發給他們基本的兵刃,找機會把他們送上岸,讓他們佔住這些山頭。”

鄭成功點頭表示贊同。

他也覺得必須對這些百姓做必要的培訓。

不然即便給了他們兵刃他們怕是也不會戰鬥。

面對清軍的圍剿豈不是等於白給?

只是這樣一來一段時間島上糧食的消耗量就會激增。

不過從長遠計這麼做是很值得的。

只有像四明山這樣的據點多了,才能對清軍造成十足的威脅。

更重要的是可以開啟民智,讓更多的百姓加入到反清的行列之中來。

“滄水兄儘管放手去做。這件事我必定支持到底!”

第0135章 朕要東征

四川,成都府。

早朝之後朱由榔便召集了李定國、文安之等文臣武將,共同商議要事。

就在一日前,夔東諸鎮派人送來一份招降信,是順治寫給他們的。

李來亨、袁宗第、劉體純等人不敢託大,一番合計后立刻派人把信轉送到成都,呈遞至御前。

朱由榔看過信后自然是氣憤不已,但他對夔東十三家的忠誠還是很欣慰的。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