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2 / 2)

李定國點了點頭,整理了番盔甲便走入殿中。

屋子裡熏着香,李定國快步繞過屏風走進內室之中。

見天子正在看掛在牆上的輿圖,李定國連忙上前行禮道:“臣李定國參見陛下。”

朱由榔聞聲轉身,笑道:“晉王來了,快來看看。”

李定國便湊到天子近前幾步。

“晉王來看,這裡是奉節,這裡是巫山,這裡是巴東,這裡是夷陵。”

在輿圖上顯得離得很近的一些城池,其實彼此還是有一段距離的。

“朕覺得等到炮兵隊抵達就可以登船了,先到巫山匯合靖國公、皖國公,再沿江而下。”

“陛下聖明。”

李定國和聲道。

從成都到奉節的這段路可以說是最難走的。

糧草輜重只能走陸路運輸。有折損耗費不說還很浪費時間。

但到了奉節之後一切就不同了。

大軍可以在這裡休整一下,然後登船順江而下。

接下來的行軍都是走水路,將暢通無阻。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朕覺得應該可以在十月初的時候抵達巴東。”

朱由榔既然決定東征就不是做做樣子。

考慮到天氣因素,十月初的這個時間還算不錯。

距離天氣轉寒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明軍有充足的時間攻打湖廣。

當然朱由榔不是一定要畢其功於一役,但必須把清軍打痛,讓順治清楚這世道不是由着他為所欲為的。

“陛下有沒有想過留多少軍隊駐守夔東?”

夔東作為四川東大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成都、重慶都有足夠駐軍,但夔東的駐防也不能鬆懈,必須保持一個相對充足的兵力。

“三五萬人總要有的吧?分散下來一座城怎麼也得有五千兵卒駐防。”

朱由榔頓了頓道:“至於具體該留守多少人,還得問過諸位國公才是。朕對夔東的具體情況不太清楚,總不能替他們決斷了。”

“陛下說的極是。”

李定國總算鬆了一口氣。

陛下這些日子來愈發的乾綱獨斷,李定國真擔心皇帝陛下一拍腦袋就做出了決定。

真要是這樣,很可能會留下隱患。

“據朕所知,湖廣駐軍並不算多,主要都集中在武昌。”

朱由榔對南明歷史十分了解,永曆十三年左右湖廣的軍隊都抽去貴州了,全省駐軍也就幾萬人。集中起來守一守武昌還可以,若是分散至各處就真的不夠看了。

當然他大開上帝視角只能自己來用,解釋給李定國的時候還是得隱晦一些的。

“這麼說來,這次是我軍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雖然不知道天子是何處得到的這個信息,但李定國還是選擇相信。

畢竟從之前幾次得到的結果來看,天子對於局勢的把握和戰場走勢的判斷都極為精準,可以說是神算天算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