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打仗自然損失越小越好。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作戰的最高境界。
但是眼下看來似乎是不可能了。
清軍擺出陣仗要和鄭成功死戰到底,鄭成功便是不想霸王硬上弓也得上了。
鄭成功十分霸氣的下令戰船調轉方向將炮口對準城頭垛口以及城樓,進行範圍轟射。
其目的一是進行火力壓制,二是摧毀一些防禦工事。
反正鄭成功有的是彈藥,一點也不心疼!
當然炮轟之後還是要搭浮橋,蟻附攻城的。
鄭成功只是想儘可能的把損失降到最低。
對此張煌言是完全贊同的。
事實上在和鄭成功共同領兵時,張煌言會自然而然的把指揮權讓給鄭成功。
這倒不全是因為鄭成功的兵力更多,而是因為張煌言有自知之明,十分清楚他的統兵才能遠不如鄭成功。
與其爭權不如放權。
這樣對雙方都好。
都想當主力,誰來打輔助呢?
“大木,這場面可真壯觀啊。”
無數炮彈朝城頭飛去,將垛口砸的粉碎。
清兵們紛紛趴着地上不敢動彈,更別提反擊了。
雖然他們也有炮,但在如此密集的火力下根本沒有機會還擊。
這是個極好的進攻機會,鄭成功當然不會錯過,趁着火炮的掩護,明軍士兵們放下小舟跳將上去迅速朝水門劃去。
他們帶着軟梯,只要行到城下隨時可以攀緣而上。
而且等到第一批小舟抵達城下,明軍便有了根基可以迅速的搭起浮橋。
城頭的清軍被壓的喘不過氣,只能眼睜睜看着明軍小舟劃到城下。
不過炮火終歸是要停的,不可能永久這麼打下去。
終於清軍可以喘上一口氣了。
他們見明軍已經搭建起了簡易浮橋直是氣不打一處來。
“射箭!給老子狠狠的射!”
管效忠沉聲命令道。
清兵們連忙拉弓攢射,予以還擊。
在這個角度放炮沒有作用,只能用弓箭攢射。
只是不知清兵們是被炮聲嚇破了膽子還是沒吃飽飯,射出的箭矢綿軟無力。
這種箭矢射到全副武裝的明軍將士甲胄上,就和彈棉花一樣毫無感覺。
“小娘養的,還敢射你爺爺,真是笑死人了。”
明軍士兵大聲狂笑着。
這種時候甲胄的優勢體現了出來,明軍幾乎毫髮無損。
管效忠被徹底激怒了,他怒吼着下令開炮。
即便火炮轟不到這些浮船上的明軍士兵,也得試着轟擊一下遠處的明軍戰船。
再這麼被壓着勢頭,就徹底沒有士氣了。
“放炮!”
清兵們引燃引線后炮彈飛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