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2 / 2)

唯有如此才能重振旗鼓。

不然別說攻城了,就是自理都是問題。

吳三桂便命輕症的士兵前去尋找郎中。

赤腳不赤腳的不打緊,只要能夠治療這腹瀉之症的便是好郎中。

天吶,他上輩子是造了什麼孽竟然要受到這種非人的折磨!

老天爺,你真是太過分了!

……

……

卻說沐天波、馮雙禮率部以及昆明百姓撤離后徑直北上,準備經建昌入川。

一路上他們遇到許多沿途村子的百姓。

這些百姓得知緣由后紛紛表示願意追隨黔國公前往四川。

當初天子遷都時,他們都沒有選擇離開。

那是因為黔國公還在。

只要有黔國公,那雲南就還是雲南。

可現在連黔國公都走了,他們還有理由留下來?

留下來給吳三桂那個狗賊當奴才使喚嗎?

吳三桂此賊連山海關都能獻了,還能指望他對雲南的百姓好?

他連黔國公一根腳指頭都比不上啊!

要想不受罪不受氣就趕在吳賊來之前先撤走。

反正只要人在,到哪裡都能重新開始。

沐天波卻是很欣慰。

他沒想到這些村民能夠想的這麼明白,更沒想到他的影響力有這麼大。

這便好,這便好啊。

這樣他的心理壓力又小了幾分。

屆時向天子請罪時負罪感也會小了不少。

不過在撤離的過程中馮雙禮提議可以留下一小部分士兵在雲南。

平日里這些士兵就藏在深山老林里,時不時的出來刺探一下軍情,襲擾一下吳三桂。

這樣他們在四川也能定時了解昆明乃至雲南的情況,不至於完全的兩眼一抹黑。

沐天波覺得很有道理。

不過找誰來做這留守士兵呢?

思來想去,沐天波決定讓士兵們自己決定。

有願意留下的,沐天波會給他們足夠的銀子、糧食並在天子面前為他們請功!

……

……

第0206章 東南困局

鎮江,知府衙署。

鄭經與大將甘輝正在商議接下來的打算。

作為南京門戶,鎮江是肯定不能丟的。

但僅僅如此還不夠,要想真正的穩固南京,還得把防線往外推。最好能夠拿下鳳陽、揚州,擁有真正的緩衝屏障。

不然明軍將沒有一絲一毫的容錯,隨時都將面臨清軍的猛攻。

還有一點,鄭經很擔心父王受不了刺激,急於找施琅復仇。

如今施琅盤踞在浙江,朗廷佐、管效忠二賊也跑到了杭州。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