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1 / 2)

……

……

“聽說了嗎,軍隊里要招文藝兵。”

“文藝兵是什麼意思?”

“就是唱戲的。唱戲懂不懂?”

“啊,唱戲的啊。那不就是伶人嗎?”

“那可不一樣,文藝兵是受到朝廷認可的。”

“那文藝兵也要住在軍營里嗎?”

“那當然,文藝兵也是兵啊。你見過當兵的不住軍營嗎?”

“那跟戰兵一起住還是跟火兵?”

“都不一起,單獨成營,叫做文藝隊!”

“文藝隊……這個名字真是有些怪的。”

“嘿,新東西嘛總是這樣的。等習慣了就好了。”

“既然是唱戲的,那這文藝兵的待遇肯定不算好吧?”

“那也不是,雖然比不了戰兵,但文藝兵一個月也有一兩銀子,也不算少了。而且頓頓有肉吃,還不用上戰場拼殺,簡直太好了。”

“這倒也是,這文藝兵應徵者肯定不少吧。”

“那肯定啊,有這種好事,但凡會唱兩句有兩嗓子的都想去試試,簡直都搶破頭了。”

“蘇家班那唱崑曲的小生紅不紅,人家也去了,聽說也是衝著能夠轉籍。”

戲子伶人乃是賤籍,屬於下九流的存在。他們賺取的銀錢可能很多,但和娼妓皂隸一樣受到世人的歧視。

他們的後代不能參加科舉,始終被人冷眼輕視,一輩子也不能翻身。

所以但凡賺到銀錢的伶人都想要能夠脫籍轉籍。

不管花多少銀錢他們都願意。因為這不僅關係到他們自己,還關係到他們的後代。

這個蘇家班唱崑曲的當紅小生應該就屬於這個類型。

朝廷和陛下給他們開了一扇門,他們自然要去推上一推。

哪怕最後文藝隊沒有徵募他們,他們也努力了儘力了不會後悔。

一旦成功他們就能洗脫賤籍成為良民。他們的子孫後代也就能夠讀書考科舉,生活便有了盼頭。

這都是大明天子給他們的,也是清廷給不了他們的。

就沖這點他們就無條件的支持明軍,支持大明。

“以他的條件要想被徵募還不簡單?”

“那也不一定。聽說明軍審核的很嚴呢。不僅要審你,還要審你爹媽,審你祖上!連祖宗十八代都給你扒一遍!”

“嘶!這也太恐怖了吧。”

“那不是怕有韃子姦細混入其中嗎?畢竟這文藝兵也是要待在軍營里的,跟將士們朝夕相處,萬一刺探到什麼重要的軍情回去告訴韃子,韃子不就能針對性的進攻了嗎?”

“那倒也是,求穩總是沒錯的。”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