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頁(1 / 2)

鰲拜聞言心中升起一抹強烈的求生慾望。

“既如此,快快去配藥。”

“某這便去。”

郎中提着藥箱起身,踱步出了軍帳。

他強壓下心中的恐懼,不停告誡自己必須要保持鎮靜一定不能驚慌。

中軍這裡暫時還是安全的,但隱隱約約也能聽到喊殺聲。

郎中心道此地不宜久留,在立刻士兵視線后立刻腳下生風一溜煙的跑掉了。

鰲拜等了很久等不來郎中便命親兵去催。

親兵去了郎中的營帳卻發現郎中早就溜了,只得回去向鰲拜復命。

鰲拜聞言哇的一聲口吐鮮血,便昏死過去。

不論親兵怎麼搖晃鰲拜就是醒不了,親兵試了試鼻息鰲拜已經沒有了呼吸!

哇,鰲大人竟然死了!

……

……

第0276章 壓死韃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鰲拜之死對清兵們來說無異於是晴天霹靂。

事情發生的實在是太過突然,以至於連鰲拜的親兵都沒有反應過來。

等到他們意識到鰲拜真的死了的時候,想到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怎麼隱瞞。

洪承疇是在此除鰲拜外的最高將領,鰲拜的親兵們抬着鰲拜的屍首前去洪承疇面前問策。

一向以謀略見長的洪承疇一時也徹底傻了。

剛剛還好好的,怎麼突然之間就死了呢?

在戰場之上你永遠不知道意外什麼時候會發生!

將領在一場戰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能夠起到左右戰局的作用。

像鰲拜這種清軍陣中定海神針一般的人物突然暴斃,其影響自然是毀滅性的。

洪承疇知道這場戰鬥已經失敗了,只是時間問題。

“撤退吧。”

很快洪承疇就作出了一個艱難無比的決定。

雖然艱難但必須如此,因為要想活命只能選擇苟全。

洪承疇雖然已經一把年紀,卻還是很惜命的。

畢竟他還沒有看到大清一統江山,他還不能死!

對於這個決定,那些八旗兵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

大清律法明文規定,凡是在戰爭中主帥陣亡的,士兵們必須把其屍首搶回,否則逐級論罪,罪名最重的要論死。

如果鰲拜的屍首在明軍手中,他們或許還會奮力搶回。

但現在屍首就在他們手中,豈有再戰的道理?及時跑路才是正途啊!

鰲拜的命是命,他們的命自然也是命。

鰲拜已經死了,他們沒有理由把自己也搭進去。

至於綠營兵自然是跟着八旗兵走的,八旗兵怎麼做他們就怎麼做!

但要實現撤退並不是一件動動嘴皮子就能做到的簡單事。

要知道在此之前明軍與清軍殺得難解難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