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1 / 2)

畢竟他在鋸齒山諸人中的地位屬於無可替代的。

便是大當家於七都對他禮讓三分。

讀書人嘛走到哪裡都吃香的。

還有王二拐子,賀鐵鎚等一干弟兄。

他們一次進城只有幾十人,故而並沒有引起清軍的注意。

進城之後分散在各處暫且住下,聚集之日便是登州知府張尚賢的壽辰。

趁你做壽,取爾狗命。

應該是沒有比這更狠的了。

說起來這麼些弟兄聚集在於七手下,除了欽佩於七的豪義外,還因為於七的身份。

於七的父親於可清是大明的武將軍,崇禎二年的時候與入寇的后金軍作戰壯烈殉國。

於七的母親戚顏君是戚繼光的長女。

所以這麼說起來於七是戚繼光的外孫。

戚少保那可是擎天巨柱般的人物,他的外孫自然不會差。

加上於七的父親是因為韃子而死。殺父之仇加身,於七對韃子的恨可謂是深入骨髓。

於七在鋸齒山一代建立山寨后也參照當年戚繼光訓練戚家軍的方法訓練手下。

不知道是不是家學淵源的緣故,於七練兵很有一套。

沒過多久一盤散沙的綠林好漢便被他訓練成了可堪一戰的士兵。

雖然可能打不過八旗兵,但對付普通綠營兵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這也是登州知府張尚賢忌憚於七的主要原因。

這麼一個狠人就在自己身邊,怕是覺都睡不好。

所以這次於七要在張尚賢的壽辰前來赴宴祝賀,張尚賢是絕對不會拒絕的。

若是惹惱了於七,怕是他馬上就回會抄傢伙帶人殺過來。

鋸齒山一眾人等正是利用這一點要干一票大的。

和許多城池不同,登州城有一巨大水城。

這水城不是那種樣子貨,其中可以停泊大量船隻,甚至可以通過水門直通大海。

當初孔有德、耿仲明發動登州之亂,就是在攻破城池之後擄掠火器、匠人然後乘船浮海北上投清。

所以說登州城很重要,掌握了登州便掌握了出海口。進可攻退可守。

實在不行了,大不了乘船出海。

茫茫大海,你便是派出再多軍隊也只能望洋興嘆。

當然於七肯定是想要盡全力去攻打各城池的。

出海只是迫不得已的備選方案。

卻說挨了幾日終於來到登州知府張尚賢的壽辰。

一大早便有各家下人前來府門前送禮。

於七自然也備下了一份厚禮派人送了過去。

張尚賢看到於七送的滿滿一箱銀子后直是樂開了花。

好嘛這可是小媳婦上花轎頭一回啊。

往日於七可是對他愛答不理的。

今日是怎麼了,浪子回頭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