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不也是撲了一場空?
難,真的好難抉擇啊。
其實耿繼茂也知道不論是清廷還是明廷都是想要利用他們來打天下。
等到天下太平就是過河拆橋的時候。
所以對耿繼茂來說,最好的局面就是明軍和清軍實力相當,然後雙方划江而治。
這種情況下,耿家就能在福建保持一定的自主獨立性。
思來想去,眼下還是應該爭取平衡啊。
明軍雖然勢頭不錯,但是地盤還是有點小。
如果耿繼茂加上一把火,會不會改變整個局勢?
漸漸的耿繼茂的心思有些偏向永曆那邊,那封信確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心動了!
有些念頭一旦產生再想壓下去就很難了。
耿繼茂深吸了一口氣努力是自己冷靜清醒下來。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只要他答應永曆倒向明軍那邊,南昌城是手到擒來的。
憑藉著獻城的大功,或許他應該能夠贏得永曆的信任了吧?
最起碼明廷可以給他自主權,這就夠了。
不過如此一來,就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耿繼茂的腦子飛速運轉,兩個念頭不停出現。
一個聲音告訴他要維持原狀效忠清廷,另一個聲音卻再說良禽擇木而棲,識時務者為俊傑。
便在耿繼茂糾結萬分的時候,親兵來報說洪經略有請。
耿繼茂心中頓時咯噔一聲。
洪承疇這個時候叫他過府一敘?
目的是什麼?
耿繼茂十分警惕,莫非走漏了風聲,洪承疇知道了永曆給他寫信的事情?
畢竟親兵說看到明軍射到城中的信不止一封。
萬一洪承疇也看到了相同的信,豈不是已經對他起疑了?
耿繼茂越想越覺得這種可能性很大,背負雙手在屋子裡踱起步來。
洪承疇該不會是想要擺下一個鴻門宴吧?
南昌城中綠營兵的絕對數量雖多,但戰力卻比尚家的本家兵差了不少。
洪承疇應該是不敢傷及耿繼茂的性命的,最多只是控制軟禁耿繼茂以起到安穩人心的作用。
只要耿繼茂在他的手上,城中的兵力調撥就是洪承疇一個人說了算。
尚家軍就是為了耿繼茂的安全考慮,也得聽洪承疇的。
不然萬一洪承疇一怒之下殺了耿繼茂,那尚家軍豈不是群龍無首,連哭都沒地方哭了?
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或許洪承疇根本就沒有看到信,亦或者洪承疇看到信卻不認為耿繼茂會答應。
但不得不說耿繼茂確實有被洪承疇扣下軟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