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李來亨把夔東諸勛帶到南京的兵力全部帶走,總共有五萬人,號稱十萬。大軍浩浩湯湯的殺向鳳陽。
鳳陽府的地盤足夠大,清軍自然不可能處處駐守。
故而當李來亨等人剛剛進入鳳陽府時並沒有遭到什麼抵抗。
甚至連清兵的影子都沒有看到。讓李來亨不禁懷疑是不是進了一個假鳳陽。
行軍的路上明軍發現了很多廢棄的村子。
這些村子有的剛剛遺棄不久,有的已經廢棄了一年以上。
從外面看樣子極為破敗,甚至有被人進攻過的痕迹。
路邊有不少白骨,顯然已經死去很久了。
今年大旱,不少佃農家破人亡,就是擁有土地的自耕農也很難抵禦這樣的天災。
加上滿清朝廷不作為,地方官府不開倉賑濟災民,整個鳳陽府死去的災民數不勝數。
為了生存,百姓們刨野菜刮樹皮,甚至易子而食。
這些別人或許不清楚,但袁宗第、劉體純等人是再清楚不過了。
當初崇禎末年民不聊生,天災人禍趕在一起陝地百姓實在是活不下去了,這才會有米脂等地的起義。
李自成、張獻忠都是如此。
陝地的百姓們苦啊,比之鳳陽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百姓們是實在活不下去了才會造反。但凡有一口吃的誰會去做這掉腦袋的事情?
劉體純觸景生情,感慨道:“興,百姓苦。亡,百姓更苦。王朝更迭,最苦的不過是百姓啊。”
當初他們跟隨闖王被打的只剩下十八個人,藏到商洛的深山裡,號稱商洛十八騎。
便是最苦最難的時候他們也沒有放棄,因為他們堅信自己能夠帶給百姓更好的生活。
他們起自草莽,和百姓是站在一起的。
後來闖王時來運轉,一路順風順水拿下北京,劉體純才發現人是會變的。
闖王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闖王,滿腦子想的是怎麼鞏固自己的統治。
雖然最終李自成功敗垂成,將江山拱手送給了韃子,但通過這件事劉體純發現不管統治者換成誰,百姓都是最苦的。
所以只要不是餓的活不下去,穩定的統治或許是最好的。
但現在的鳳陽府顯然不是這樣!
通過路邊的枯骨就可以看出百姓們的生活苦難到了怎樣的地步。
“小老虎,前面好像有人!”
眼尖的袁宗第第一時間發現了前面的草叢有些晃動。
騎在黑色馬匹上的李來亨眯着眼睛揮了揮手,示意斥候上前查看。
他就覺得沒有見到清兵有些詭異,會不會清兵是見到明軍有了動靜故而選擇藏起來伏擊?
李來亨是很謹慎的,在確定沒有伏兵前是不會輕易命令大軍前進的。
故而所有人都停了下來等待,等到斥候歸來,帶着幾十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