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看來,明軍將領似乎並不介意他做過清廷官員這一點。
只要他打開城門投降至少能夠保住性命。
程逾元一時間很是糾結,到底是替清廷盡忠到底落下一個好名聲,還是選擇投降保命呢?
廬州不像鳳陽那樣設有總兵,平日里三萬軍隊都是分散在各府縣的。
此番被程逾元調集到府城駐守,已經幾乎是他能夠集結的全部兵力了。
也就是說只要程逾元不想守了,完全可以立即下令打開城門。
這個過程應該不會有任何的阻力。
故而所有的壓力都集中到了程逾元這裡。
投降還是不投降?
這李來亨怕是正在等着回復呢吧?
思考了一盞茶的工夫,程逾元終於咬牙來:“取筆墨紙硯來!”
求生欲最終佔據了上風。
程逾元打算投降,不過他希望能夠替自己多爭取到一些東西。如此一來投降后他也不至於混的太慘。
待親隨將筆墨紙硯準備好后,程逾元捉起一支狼毫蘸了蘸墨奮筆疾書了起來。
很快一封回信便書寫完畢。
程逾元將信又看了一遍,吹乾了墨跡卷好,命人綁在箭矢上回射到明軍陣中。
他提的這些條件不知道這李來亨會不會同意?
是不是有些過分了?
程逾元的內心十分忐忑,生怕李來亨一怒之下撕掉信下令攻城。
但在這種情況下完全不替自己爭取他又做不到。
還是等等看李來亨的表態吧。
……
……
明軍陣中一眾將領都沒有想到清軍留守會這麼快的作出回復。
袁宗第捋着鬍鬚笑道:“看來多半是沒戲了。”
李來亨取下信展開來看,片刻之後喜笑顏開:“袁叔叔猜錯了吧,這個程逾元同意投降。不過他提出了一些條件。”
“哦?小老虎說說看。”
“首先,他希望能夠得到和在清廷時同樣的官職,也就是廬州知府。”
李來亨笑道:“這廝的胃口還真不小,他還希望在這些綠營反正之後不要打散他們,而能夠繼續由他統率。”
袁宗第聽后連連搖頭。
如果說前一條還有可能答應的話,后一條是萬萬不可能的。
綠營兵雖然都是漢人,但給滿清做狗的時間太久,如果繼續讓他們抱團在一起,對明軍的壓力是極大的。
弄不好清軍打過來他們就會立即叛變,給予明軍沉重一擊。
保證不殺他們已經是明軍能做到的極限了,打散是必須的,這一點不容置疑。
至於能否保留程逾元的官位,那不是李來亨能夠保證的。
他最多可以向天子奏明情況,由天子來決斷。
“這廝真是蹬鼻子上臉,不過他肯來談總歸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