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人人都像這士兵一樣慌慌張張衝撞聖駕,那規矩不就全都亂了。
“朕來問你,可能看清敵軍來了多少兵馬。”
朱由榔不想嚇到這名士兵,儘可能的使自己的口氣聽的溫和一些。
“回陛下的話,太黑了小人看不清楚。不過從馬蹄聲來判斷至少有幾萬人。”
幾萬人啊……
朱由榔心中一沉,頗是有些驚訝。
這麼多人還不是從城中殺出來的,肯定是清軍搬得救兵了。
揚州北邊是淮安,南邊是常州、蘇松。
這兩支援軍應該就是從這些方向來的。
“晉王、趙將軍隨朕出去看看。”
朱由榔也顧不得吃飯了,當即便起身掀開帷幔走了出去。
天色已經很黑了,明軍必須得藉助火把才能夠看清附近的情況。
朱由榔雖然有單筒望遠鏡,但是卻不具備夜視功能。
他也只能和其他人一樣靠着火把的映照用肉眼去看。
從目前看到的情況來看,敵軍似乎並沒有急着進攻,而是在外圍游弋。
敵軍全是騎兵,故而進退有據,掌握着戰場的主動。
明軍則是以不變應萬變。
敵不動,我不動。
朱由榔向李定國問策道:“晉王覺得敵軍是什麼路數?”
李定國搖了搖頭道:“以臣愚見,韃子似乎並不急着進攻。或許他們本是來增援的但沒有算好時間,現在反倒是進不了城了。”
朱由榔點了點頭,李定國分析的不無道理。
揚州乃是重鎮,清軍守將得知明軍會攻打揚州后肯定會第一時間求援。
只是這存在一個時間差,而且明軍又是急行軍,行軍速度估計比清軍預料之中快了不少。
這種情況下很可能走到明軍的後面。
這就有了清軍好不容易趕到揚州城外,卻遇到明軍也在的尷尬局面。
這種時候揚州城的守將肯定不可能打開城門放援軍進城了,不然萬一明軍跟着進了城該如何是好?
估計清軍援軍對此也心知肚明,走也不能走,只能在外圍猶豫到底何時出擊。
這對明軍來說反倒是一個好機會。
如果等到揚州城內清軍和援軍合兵,那就不好辦了。
現在明軍大可以趁着機會各個擊破。
“陛下,臣請主動出擊,錯一錯敵軍的銳氣。”
“陛下,臣也請戰。”
“好,朕為晉王和趙總兵擂鼓助威。”
朱由榔從親隨手中抓過鼓錘,便走到鼓面前敲了起來。
李定國和趙旭領了一萬騎兵殺出陣去,游弋的清兵們直是駭了一條。
原本他們還在觀望,但現在卻是不得不戰了。
二人一南一北,殺入敵陣中撕開一個巨大的口子。
相較之下李定國麾下騎兵更為犀利,故而對敵軍的殺傷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