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頁(1 / 2)

好在他一直督促士兵們紮營搭寨,不然恐怕現在還沒搭好營寨。

“傳令下去,命所有人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好開戰的準備。”

劉全安已經下了狠心,無論如何這一戰要跟明軍拼了。

退守城中不過是慢性死亡罷了。拼上一槍還有一線生機。

……

……

從揚州到常州距離並不遠,負責統兵充作先鋒的乃是李石頭。

作為虎賁軍副將,李石頭的軍中地位僅次於趙旭。

趙旭作為天子近臣是一定要待在皇帝陛下身邊保衛天子周全的,那麼這個先鋒官只能讓李石頭來做了。

之所以不選用李定國的部將,自然是因為皇帝陛下希望嫡系有發揮的機會。

有了發揮的機會才能立功。至於能否立功就要看真實的本事了。

李石頭自打從登州回來后心中就一直憋了一口氣,發誓要立下一項大功勞證明自己。

雖然登州之敗不是他一個人的錯,但他就是好勝心極強,容不得一點污點。

……

……

第0473章 斥候立奇功

李石頭是一個苛求完美的人,對於行軍打仗的細節把控的十分嚴格。

一天行軍多少里,紮營在什麼地方,優勢時怎麼壓制,劣勢時怎麼抵抗尋求翻盤都有一套自己獨特的理解。

從揚州到常州青雲崗是必經之路。

李石頭提前了解到青雲崗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最易設伏,故而第一時間選擇派出哨兵進行偵查。

在弄清楚前方的情況之前李石頭選擇按兵不動。

不冒進就不會犯錯,明軍是優勢極大的一方沒有必要犯這種愚蠢的錯誤在陰溝裡翻船。

李石頭了解到還會有一支軍隊從側翼進攻常州,大概是從應天府來的。

雖然有了暗中較量的意味,但李石頭卻不想因為這個原因慌了陣腳。

若真是因為這個原因不管不顧的衝上前去,真出了問題反倒不美了。

安安穩穩的拿下常州才是最重要的,在這個前提下自然是他得到的功勞越高越好。

天色漸暗,明軍紮營的地方在青雲崗山腳之下,又臨河屬於最適合紮營的地方。

這樣即便敵軍選用火攻明軍也全無畏懼可以輕易化解。

至於其他的夜襲策略就更不用說了。

按下這些且不提,卻說李石頭剛剛準備用晚飯親兵便前來稟報說散出去的斥候都回來了。

李石頭大喜連忙命人把斥候隊的把總叫了進來。

斥候隊的把總叫何霸天,是李石頭十分欣賞的年輕人。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